颈肩肌肉劳损是颈部和肩部肌肉因长期紧张致慢性损伤性炎症的病症,常见于不良姿势、职业等因素,有疼痛、肌肉紧张活动受限等表现,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预防需保持良好姿势、适度运动,康复可采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不同人群有其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基本概念
颈肩肌肉劳损是一种因颈部和肩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及其附着点出现慢性损伤性炎症的病症。肌肉劳损后,局部会出现代谢产物堆积、微循环障碍等情况,进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
二、常见原因
(一)不良姿势因素
1.长期伏案工作:对于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低头看电脑屏幕或书写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学生等,颈部和肩部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以每天工作8小时且姿势不良为例,相关研究表明,这种情况下颈肩肌肉承受的压力会使肌肉劳损的风险大幅增加。长期保持低头、含胸的姿势,会导致颈肩部肌肉过度牵拉,肌肉纤维逐渐受损。
2.睡眠姿势不当:不合适的枕头高度或睡眠时的不良体位,会使颈肩部肌肉在睡眠中仍处于紧张状态。例如,枕头过高会使颈部过度前屈,枕头过低则会使颈部过度后伸,这两种情况都会破坏颈肩部肌肉的正常生理曲度,长期如此易引发肌肉劳损。
(二)职业因素
1.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搬运工等,需要频繁进行颈部和肩部的负重活动。在搬运重物时,颈肩部肌肉要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压力,长期反复的这种动作会使肌肉疲劳积累,增加肌肉劳损的发生几率。有研究发现,建筑工人中颈肩肌肉劳损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2.长期从事颈部剧烈运动者:像运动员中的体操、游泳等项目的专业人员,颈部和肩部肌肉需要频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和扭转。例如体操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时,颈肩部肌肉不断处于紧张、收缩和拉伸状态,容易导致肌肉劳损。
三、临床表现
(一)疼痛症状
1.颈部疼痛:多为弥漫性的酸痛或胀痛,可放射至肩部。疼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例如,一位长期伏案工作的编辑,每天工作结束后颈部都会出现明显的酸痛感,休息一晚上后有所减轻,但第二天工作后又会复发。
2.肩部疼痛:肩部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可涉及肩前、肩后或肩外侧等区域。疼痛性质与颈部疼痛类似,同样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二)肌肉紧张与活动受限
1.肌肉紧张:颈肩部肌肉可触摸到紧张的条索状硬结,用手按压时会有明显的压痛感。这是因为肌肉劳损后,局部炎症刺激导致肌肉痉挛,形成紧张的状态。
2.活动受限:颈部和肩部的活动范围会减小,表现为转头、抬肩等动作不灵活。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转头时感觉颈部发僵,难以像正常时那样灵活转动,抬肩时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四、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工作、生活姿势习惯,了解是否有长期伏案、不良睡眠姿势等情况,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加重和缓解因素等。通过这些病史信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颈肩肌肉劳损的可能。
(二)体格检查
1.压痛检查:医生会对颈肩部肌肉进行按压,寻找压痛的具体部位和范围,以此来确定肌肉劳损的区域。一般来说,压痛部位多与肌肉劳损的部位相对应。
2.活动度检查:检查颈部和肩部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评估活动受限的程度,这有助于判断肌肉劳损对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
(三)影像学检查
通常一般情况下先进行X线检查,初步排除骨骼病变等情况。对于一些不典型或需要进一步明确病情的患者,可能会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观察颈肩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情况,排除是否有其他病变同时存在。
五、预防与康复措施
(一)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姿势
工作姿势:在工作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水平,肘部自然弯曲,上臂接近身体,腰部挺直,臀部充分接触座椅靠背。例如,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桌椅,将电脑屏幕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和距离。
睡眠姿势: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一般以一拳高(约8-10厘米)为宜,睡眠时保持颈部处于自然生理曲度,避免过度前屈或后伸。
2.适度运动锻炼
颈部肩部运动:定时进行颈部和肩部的伸展运动,如颈部的左右转动、前后俯仰,肩部的绕圈运动等。每天进行3-4次,每次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有研究显示,定期进行这些运动可以增强颈肩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降低肌肉劳损的风险。
全身性运动:适当进行游泳、慢跑等全身性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整体体质,改善颈肩部的血液循环。例如,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游泳锻炼,每次30分钟左右,对颈肩肌肉劳损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二)康复措施
1.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颈肩部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研究表明,热敷后颈肩部肌肉的血液循环速度可提高约30%,有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颈肩部按摩,通过手法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肌肉痉挛。按摩的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一般每周可进行2-3次按摩。
针灸:针灸可以刺激颈部和肩部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起到疏通经络、止痛的作用。有临床研究发现,针灸对颈肩肌肉劳损引起的疼痛缓解有效率可达70%以上。
2.康复训练
等长收缩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颈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例如,进行颈部的抗阻收缩,患者用力对抗医生的手部阻力,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这种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拉伸训练:进一步进行颈肩部肌肉的拉伸训练,如颈部的前屈后伸拉伸、左右侧屈拉伸等,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重复3-4次。拉伸训练有助于恢复肌肉的柔韧性。
六、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颈肩肌肉劳损相对较少,但长期背负过重的书包、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平板等情况也可能引发。家长要注意监督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势,书包重量不宜过重,一般不超过孩子体重的10%-15%。同时,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减少长时间静态的不良姿势时间。
(二)女性群体
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和一些职业特点,如经常穿高跟鞋、从事办公室工作等,更容易出现颈肩肌肉劳损。穿高跟鞋会改变身体的重心,导致颈肩部肌肉代偿性紧张;而办公室工作的女性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女性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工作时更要注重保持正确姿势和定时活动。
(三)中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群的颈肩部肌肉弹性和力量逐渐下降,且可能合并有颈椎退变等基础疾病,颈肩肌肉劳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中老年人群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肌肉损伤。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等,同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颈肩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