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是覆盖于骨表面的骨膜及其下方骨质受刺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治疗方法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综合方案,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概念
骨膜作为富含血管、神经的结缔组织膜,对骨骼营养供应、生长发育及损伤修复起关键作用。当骨膜因感染、创伤、过度运动、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刺激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进而影响骨骼正常生理功能。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制动,避免过度使用患病部位,合理调整运动计划,急性期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药物治疗需遵医嘱进行,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肿胀,细菌感染者需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严重水肿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骨膜炎或合并骨髓炎者,包括病灶清除术、骨膜修复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