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具体科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1.急性期
皮肤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水疱破裂后会有渗出液,渗出液干燥后形成黄色结痂。患者常感觉病变部位剧烈瘙痒,搔抓后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引发疼痛,且易继发感染,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症状。此阶段多突然发病,好发于面部、耳部、手足、小腿等暴露部位。
2.亚急性期
急性期症状减轻后进入亚急性期,此时渗出减少,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皮肤仍可能有轻度红肿,瘙痒程度较急性期有所缓解,但仍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睡眠和日常生活。病变范围可能较急性期有所扩散。
3.慢性期
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颜色多为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覆盖有鳞屑。瘙痒呈阵发性,尤其在夜间或情绪波动时加重。慢性湿疹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肛周等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