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能否治愈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泌尿系统结石、输尿管狭窄等机械性梗阻引发的肾积水,通过碎石术、腔内手术或开放手术解除梗阻后,积水通常在数周至数月内逐渐消退,肾功能多能完全恢复。若由肿瘤压迫、神经源性膀胱或腹膜后纤维化等复杂病因导致,需联合原发病治疗,如肿瘤切除、间歇导尿或免疫调节,此类病例恢复周期较长且可能遗留部分肾损伤。儿童先天性肾积水若在3岁前手术矫正,预后显著优于成年后治疗,而长期未处理的严重积水可能引发肾皮质萎缩,导致不可逆性肾功能下降。
若出现发热伴腰痛、无尿或血肌酐快速升高,需紧急就医排查感染性休克或急性肾损伤。治疗后应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及肾功能,儿童患者需监测身高体重发育,老年患者注意控制血压血糖。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久坐憋尿,存在结石风险者应减少动物内脏、菠菜等高草酸食物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