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需严格禁食,减少胰液分泌以缓解症状。待病情稳定后,逐步从清流食过渡到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饮酒。同时需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药物治疗
通过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抗生素控制胆道感染,解痉药缓解腹痛。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盐平衡,疼痛剧烈时需谨慎使用镇痛药物,防止掩盖病情进展。
3、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胃肠减压缓解腹胀,配合腹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恢复期通过超声波治疗改善局部循环,红外线照射辅助消肿,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刺激胰腺。
4、中医治疗
中药方剂如大柴胡汤可疏肝利胆,配合针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缓解疼痛。外敷芒硝能促进渗出吸收,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产生相互作用。
5、手术治疗
当出现胆道梗阻、胰腺坏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时,需及时行胆囊切除或胆总管探查术。内镜取石可解除胆源性疾病根源,术后仍需综合治疗预防复发。
胆源性胰腺炎治疗需根据病情分期选择方案,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重症需多学科协作。患者切勿自行用药或延误就诊,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伴发热、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血淀粉酶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