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的症状有恶心与呕吐、腹痛与腹胀、腹泻、食欲丧失、发热与乏力等,治疗措施有补充水分、调整饮食、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止泻药与抗痉挛药、充分休息等。

一、症状
1、恶心与呕吐
肠胃炎常伴随恶心和呕吐,尤其是进食后会加重。呕吐是身体排除病原体或消化不良的一种反应。若呕吐频繁或伴随脱水,需引起重视,并及时补充水分。
2、腹痛与腹胀
肠胃炎通常会引起腹痛和腹胀。疼痛可能是钝痛、剧痛或绞痛,通常发生在胃部或肚脐周围。腹胀感则常伴随不适,进食后加重。症状通常会在病程中逐渐缓解。
3、腹泻
腹泻是肠胃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大便频繁且稀薄。感染性肠胃炎尤为明显,可能伴随粘液或血便。轻度的腹泻可以自愈,但若持续或伴有脱水,应尽早治疗。
4、食欲丧失
肠胃炎常引起食欲减退,进食后可能出现不适或消化不良。由于肠胃功能受到影响,食物消化过程变慢,导致身体对食物的需求减少。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恢复。
5、发热与乏力
部分肠胃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烧或发热,身体免疫反应所致。与发热同时,还可能感到全身乏力,特别是在感染性原因引起的肠胃炎中。休息和适当退烧治疗可缓解症状。
二、治疗方法
1、补充水分
治疗肠胃炎的首要措施是补充水分,尤其是在腹泻或呕吐频繁的情况下。水、口服补液盐或电解质溶液有助于恢复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
2、调整饮食
在肠胃炎期间,应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饭、白面包等。食物选择对肠胃的恢复至关重要,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3、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若肠胃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医生可能会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然而,许多肠胃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此不宜自行使用。
4、止泻药与抗痉挛药
止泻药可用于缓解腹泻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抗痉挛药则有助于缓解因肠胃痉挛引起的腹痛。但在选择药物时应遵循医生建议,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
5、充分休息
休息对肠胃炎的恢复至关重要,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免疫系统的恢复。体力不支时应减少工作或社交活动,让身体专注于恢复。
需要注意,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天或加重,需及时就医。特别是发热、血便、严重腹泻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就诊,以便医生确诊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