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治愈后在视力、眼部结构与外观、生长发育与生活、远期健康风险等方面存在诸多影响,单眼患病患眼视力有差异、眼部结构有改变,双眼患病视力影响更重、外观差异大;婴幼儿生长发育受影响,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生活受视力和外观等影响;还存在第二肿瘤和眼部复发等远期健康风险,需密切监测和定期复查。
双眼患病:若双眼均患视网膜母细胞瘤,治愈后视力受影响的程度往往更严重。双眼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因为双眼都经历了肿瘤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治疗过程,双眼的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都可能受到损害,导致患儿双眼视力均明显下降,甚至可能发展为低视力或盲,严重影响其日后的生活、学习等活动,需要长期进行视力康复训练等干预。
眼部结构与外观
眼部结构完整性:经过治疗后,眼部结构可能会有一定改变。例如手术治疗的患儿,眼球内可能存在手术造成的瘢痕等情况,影响眼球内部正常的生理结构。对于接受放疗的患儿,眼部的一些组织可能会受到辐射影响,出现结构上的细微变化,如晶状体可能发生混浊等。这些结构上的改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视力及眼部的正常功能。
眼部外观:单眼患病治愈后,患眼外观可能与健眼存在差异。如果是进行了眼球部分切除手术,患眼可能会出现眼球萎缩、凹陷等情况,影响眼部外观的对称性。而双眼患病的患儿,眼部外观差异往往更为明显,可能双眼大小、形状等均有不同,对患儿的心理发育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及医护人员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生长发育与生活影响
婴幼儿生长发育:对于婴幼儿患者,视网膜母细胞瘤治愈后,其整体生长发育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疾病本身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创伤、药物(如化疗药物可能对身体代谢等产生一定影响,但一般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中化疗药物使用相对针对肿瘤细胞,不过仍可能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患儿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等情况。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等促进其生长发育。
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生活: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治愈后,在生活方面可能会受到视力、眼部外观等多方面影响。视力障碍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如阅读、书写等受到影响;眼部外观差异可能影响其社交活动,使其在参与体育活动、集体活动等时产生顾虑。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后续可能出现的眼部并发症等情况,需要定期进行眼部复查,以确保眼部健康状况稳定,尽量减少对生活各方面的不良影响。
远期健康风险
第二肿瘤风险: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经过治疗后,存在发生第二肿瘤的远期风险。例如接受过放疗的患儿,在放疗区域附近发生其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增加,如骨肉瘤等。这是因为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细胞突变,增加了患第二肿瘤的几率。因此,治愈后的患儿需要长期进行随访,监测身体各部位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诊治。
眼部复发风险:虽然经过治疗后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治愈,但仍有一定的眼部复发风险。尤其是双眼患病或肿瘤切除不彻底等情况的患儿,复发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如果眼部复发,将需要再次进行治疗,这会进一步影响患儿的视力、眼部结构等。所以治愈后的患儿需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迹象并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