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流感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咳嗽打喷嚏;增强自身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来实现;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戴口罩;接种流感疫苗,把握最佳接种时间并明确优先接种人群;做好环境清洁与通风,定期消毒和定时开窗通风。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春季是流感病毒活跃的时期,手部容易接触到病毒,然后再接触口鼻等部位引发感染。所以要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一般建议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可以通过哼唱《生日快乐歌》两遍来大致估算洗手时长。
2.正确咳嗽和打喷嚏: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若没有纸巾可用手肘弯曲处遮挡,这样能有效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例如,用纸巾捂住口鼻后,将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弃并洗手。
二、增强自身免疫力
1.合理饮食:保证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柠檬、西兰花、菠菜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维生素C的摄入量建议为100毫克左右,可通过食用上述蔬菜水果来满足需求。同时,也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像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2.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运动强度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选择强度稍大的运动方式,而老年人则适合相对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
3.充足睡眠:睡眠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的重要时间,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若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增加感染流感等疾病的风险。例如,青少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一般在8-10小时左右。
三、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公共交通工具等,空气中流感病毒的浓度相对较高,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如果必须前往这些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能有效阻挡部分病毒的吸入。例如,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若要外出则做好防护措施。
四、接种流感疫苗
1.接种时间:每年的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间是秋季,因为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是流感病毒开始活跃的前期,此时接种疫苗可以在流感季节到来时获得有效的保护。当然,在流感流行季节早期接种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2.接种人群:一般来说,6个月-5岁的儿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医务人员以及孕妇等都是流感疫苗的优先接种人群。对于儿童来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他们感染流感的风险以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例如,患有哮喘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能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五、环境清洁与通风
1.室内环境清洁:定期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进行清洁,可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对地面、家具等进行擦拭消毒,尤其是经常接触的门把手、桌面等部位。一般每周至少进行1-2次全面的清洁消毒。
2.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这样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例如,在白天可以分时段多次开窗通风,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等时间段。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和儿童,要注意通风时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