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怎么治疗好

来源:民福康

梅核气可通过中医和西医相关方法治疗及需关注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中医有中药方剂如半夏厚朴汤、柴胡疏肝散及针灸推拿等疗法;西医有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及针对病因如咽喉局部病变、全身系统疾病的治疗;儿童、女性、老年人及有病史人群各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中医治疗

(一)中药方剂

1.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梅核气属气滞痰凝证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焦虑等作用,能改善患者的气机不畅及焦虑状态。

2.柴胡疏肝散:由柴胡、香附、川芎、枳壳、白芍、甘草、陈皮组成,能疏肝理气,适用于梅核气属肝郁气滞证者。研究发现其可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缓解因情绪因素导致的气机郁滞。

(二)针灸推拿

1.针灸:可选取廉泉、天突、内关、太冲等穴位。廉泉穴位于颈部,舌骨上缘凹陷中,针刺该穴有利咽喉、开音的作用;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针刺能宽胸理气、通利气道;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原穴,能疏肝理气。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调节人体气血流通,改善梅核气的症状。

2.推拿:患者可自行或由他人进行颈部及肩部的推拿,如用揉法按摩颈部两侧的肌肉,从风池穴至肩井穴方向进行按摩,能缓解颈部肌肉紧张,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改善梅核气相关的不适。

二、西医相关处理

(一)心理干预

1.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因精神因素,如长期焦虑、抑郁等导致的梅核气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例如,引导患者认识到过度关注咽喉不适可能加重症状,通过训练改变这种不良的认知和行为,从而缓解症状。

2.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放松训练,让患者取舒适体位,缓慢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放松训练能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对梅核气的缓解有一定帮助。

(二)病因治疗

1.针对咽喉部局部病变:如果梅核气是由咽喉部的慢性炎症等局部病变引起,如慢性咽炎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存在细菌感染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避免滥用。同时,可使用含漱液等局部药物缓解咽喉部炎症,减轻不适症状。

2.全身系统疾病的排查与处理:一些全身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梅核气样症状,如胃食管反流病等。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梅核气,需进行抑酸等治疗,通过减少胃酸反流对咽喉部的刺激来改善症状。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梅核气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应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家长可通过安抚儿童情绪,避免让儿童过度紧张焦虑,同时观察是否有其他潜在因素,如是否有咽喉部的轻微炎症等,及时就医但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二)女性

女性梅核气患者可能与月经周期、情绪波动等因素关系更密切。在月经前期等情绪易波动阶段,更要注意情绪调节,可通过适当的运动、社交等方式缓解压力。同时,要关注自身的内分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排查相关疾病。

(三)老年人

老年人患梅核气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时需综合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用药需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对其他基础疾病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同时,家人要多关心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帮助其排解孤独等不良情绪,促进康复。

(四)有病史人群

对于有精神疾病病史或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等的梅核气患者,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原发病对梅核气治疗的影响以及梅核气治疗对原发病的影响。例如,有抑郁症病史的患者在治疗梅核气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抑郁症状的治疗方法或药物,需在精神科医生等多学科协作下进行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梅核气
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梅核气的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的患者常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如有痰在咽喉中,咽不下去,咳不出来,大多数人并不能咳嗽出痰,反而会经常清嗓。大多数梅核气的患者,常常爱生气,易怒,爱吃甜食,闻到异味后,可能会使咳嗽加重,或咽部异物感加重。梅核气是中医病名,中医认为是痰气互结于咽中造成的。
梅核气的五大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导致的,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又称为咽异感症或者咽部神经官能症,其五大临床表现主要是咽部有异物阻塞感、咳嗽不能缓解、吞咽不能下行、症状时有时无和不影响进食。
梅核气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啊?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主要表现为咽中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主要好发于女性,大部分因为心情不好,肝气运行气机不畅。造成气血痰饮在体内瘀滞,病理产物在咽喉部互结停聚,因此形成了以咽喉部好像有梅核阻塞、咳不出来、咽不下去的症状。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不完全是一种疾病。梅核气是中医的病证名,慢性咽炎是西医的病名。梅核气是以咽中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慢性咽炎是以咽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等部位的炎症,表现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等。根据有相同的症状,慢性咽炎是可以认为成梅核气的。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
慢性咽炎是梅核气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慢性咽炎,二者的症状虽然非常的相似,但是是起因不同的二种疾病。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的慢性炎症,病人往往有咽痛、咽干不适,恶心等表现,往往反复发作,耳鼻喉科检查可以发现咽部的充血水肿等,而梅核气是病人自我感觉的咽部阻塞感,和情绪有关,往往病人情绪低落时容易感觉异常,转移注意力后症状可以减轻。
关于梅核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多,可以用针灸治疗,如合谷、太冲、丰隆等穴位,按摩热敷颈部。在生活上注意防止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是过冷和过烫的食物,防止过度发音,特别是大喊大叫。另一方面可以口服清咽利喉的药物,也可使用含片和雾化吸入等方式使用抗炎的药物改善症状。
梅核气是什么症状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梅核气主要表现为咽喉部有各种不适感觉,比如烧灼感、咽部痒感,但并不会妨碍饮食。肠胃会有不适,比如肠胃蠕动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反酸、胃内有气往上顶。情绪方面会有变化,比如烦躁焦虑、恐惧、抑郁,如果症状严重还会表现为失眠。得了梅核气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调整好心态,如果症状较轻通常是可以自愈的。
梅核气是咽炎吗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咽炎。梅核气是中医术语,是咽喉神经官能症,表现症状有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咽喉部有异物感,治疗是以疏肝解瘀为主。咽炎是西医术语,是因为咽喉部位慢性炎症引起,治疗给予清咽利喉的咽喉片进行治疗,如银黄含化片、西瓜霜润喉片等。
梅核气病是什么意思
朱瑞先 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病是一种中医名词,也叫做癔球症或者是咽部神经官能症或者是慢性咽炎。患者大多数会有咽喉部明显的异物感,感觉有异物卡顿在嗓子眼,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有咽喉部的阻塞感,部分患者可能和情绪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
梅核气看病挂什么科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术语,可以看中医内科治疗。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等疾病,发病原因在中医认为是肝气淤滞所引起,一般给予疏肝解郁治疗,可以应用逍遥丸等进行加减。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情绪乐观、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精神压力过大等。
梅核气就是慢性咽炎吗
李越胜 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种中医名词,是感觉到咽喉部有梅核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是吃饭、喝水都很正常,而且吃饭、喝水时种堵塞的感觉反而减轻,也就是并没有其他周围组织的病变。一般是情志失调、肝气淤结导致,翻译成现在的语言也叫做神经管能症,也就是咽喉部神经官能症,也叫做慢性咽炎,所以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医叫梅核气是什么病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诊断为梅核气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咽炎。中医认为咽部不适、咽痒、咽干、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是由于长期心情不好、情绪刺激而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咽部粘膜水肿、滤泡增生而出现的咽部不适。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味中药治疗梅核气
曹晓菊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个中医的病名,它的特点是咽喉中如有梅核梗阻喉头,卡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不影响进食吞咽。这是一种病症,这个病发生多数和情绪有关系,情志不随肝气郁结,气与体内的痰湿互结,停聚这个部位所导致。通俗的讲就是是气结在这个地方,上下不通。因为它是无形之气,所以不影响吞咽,但是很难受。它的实质是一个咽部的异物感,疏肝理气化痰的中药都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