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有禁忌症包括对疫苗成分过敏、患急性严重慢性疾病及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以往接种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注意事项有接种时间建议流感流行季前,成人和大于岁儿童接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月龄-岁儿童可选相应部位注射,接种后留观30分钟,常见不良反应为局部和全身轻度反应,严重不良反应罕见需抢救,特殊人群如儿童需家长陪同、老年人评估基础病控制情况及有人陪伴、过敏体质者谨慎接种且密切观察、慢性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可接种且监测指标。
一、禁忌症
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包括疫苗中的活性成分、非活性成分以及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等。例如,曾对流感疫苗中的某一特定蛋白质严重过敏的人群,再次接种时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急性疾病发作时,人体免疫系统处于相对紊乱状态,接种疫苗可能加重病情或影响免疫应答效果;严重慢性疾病如未得到良好控制,接种疫苗可能带来额外风险。比如患有未控制的糖尿病且血糖明显升高时接种,可能影响疫苗效果并加重身体负担。
3.妊娠期妇女:目前虽尚无充分证据表明流感疫苗会对妊娠期妇女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但一般不建议在妊娠期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妊娠早期。可在妊娠中晚期,经充分评估后谨慎考虑接种。
4.以往接种流感疫苗时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既往接种后发生了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等严重过敏情况,再次接种可能重复发生严重过敏事件。
二、注意事项
1.接种时间
通常建议在流感流行季前接种流感疫苗,一般为每年的9-11月,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接种时间。例如,生活在流感高发地区的人员、与易感染人群密切接触的人员等可适当提前接种时间。
儿童接种时,不同年龄段接种程序可能有差异,需按照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规范来确定具体接种时间和剂量。
2.接种部位与方法
一般成人和大于3岁儿童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6月龄-3岁儿童可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肌内注射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内注射。接种方法需由专业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接种准确、规范。
接种后需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及时处理。
3.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不良反应: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一般程度较轻,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也可能出现全身反应,如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多数为轻度,可通过适当休息、多饮水等方式缓解。
严重不良反应:虽然罕见,但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情况。一旦出现,需立即进行抢救等相应处理。医护人员需具备快速识别和处理严重不良反应的能力,接种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接种时需由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接种前要向医生如实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近期是否患病、有无过敏史等。儿童接种后要注意观察接种部位情况和全身反应,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更需密切关注。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接种前需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接种后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与基础疾病相关的异常变化,同时关注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接种后留观时间内要有人陪伴,确保出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者接种流感疫苗需格外谨慎,接种前要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过敏情况评估接种风险,若评估后认为可以接种,接种过程中及接种后要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发生。
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接种前要将病情控制情况告知医生,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观察接种部位和全身反应,若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接种流感疫苗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