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梅核气可通过中医和西医相关方法治疗,中医有中药方剂(如半夏厚朴汤、柴胡疏肝散)、针灸推拿等疗法;西医包括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患梅核气各有注意事项,需分别针对其特点进行相应处理以促进康复。

一、中医治疗

(一)中药方剂

1.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梅核气属气滞痰凝证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焦虑等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对梅核气有较好的疗效。

2.柴胡疏肝散:由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香附、陈皮、炙甘草组成,能疏肝理气,适用于梅核气属肝郁气滞证者。有研究发现其可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对改善肝郁气滞相关的梅核气症状有帮助。

(二)针灸推拿

1.针灸:可选取廉泉、天突、内关、太冲等穴位。廉泉位于颈部,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针刺廉泉有利咽喉、化痰结的作用;天突在胸骨上窝中央,针刺天突能宽胸理气、通利气道;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太冲是足厥阴肝经原穴,可疏肝理气。针刺这些穴位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梅核气的目的,临床报道针灸治疗梅核气有效率较高。

2.推拿:患者可自行或由他人协助进行颈部及肩部的推拿放松。如按揉颈部的风池、风府等穴位,以及肩部的肩井穴等,通过放松肌肉、促进气血流通来缓解梅核气的不适症状,长期坚持推拿对改善病情有一定益处。

二、西医相关处理

(一)心理调节

对于因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引起的梅核气,心理调节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可通过听音乐、适当运动、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对于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可建议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或必要的心理治疗,因为心理因素在梅核气的发病和病情迁延中往往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咽喉部,加重梅核气的症状。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类等,保持饮食的均衡,以维护咽喉部的正常生理功能。

2.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熬夜等不良作息习惯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加重梅核气的症状。一般成年人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合理的作息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和调节,对梅核气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梅核气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需特别注意。儿童往往不能准确描述症状,家长要密切观察其咽喉部及情绪等方面的表现。在治疗上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通过安抚儿童情绪、调整其饮食结构等方式。避免给儿童使用成人的强效药物,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二)孕妇

孕妇患梅核气时,治疗需谨慎。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中医治疗方面,针灸穴位的选择要更加轻柔、准确,避免过于强烈的刺激导致流产等不良后果;中药方剂的使用要严格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择对胎儿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药物。西医治疗上,心理调节等非药物方法是重要的干预手段,要注重孕妇的心理疏导,生活方式调整也需在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如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且不刺激咽喉,作息要合理但不能过度影响孕妇的正常生活。

(三)老年人

老年人患梅核气时,要综合考虑其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在治疗中,中医的针灸推拿要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力度和穴位选择。对于中药方剂的使用,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可能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生活方式调整上,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饮食要易于消化且营养丰富,作息要根据老年人的习惯合理安排,同时要注意预防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对梅核气病情的影响,如老年人常伴有心血管疾病等,心理调节对老年人来说也很关键,要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梅核气
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梅核气的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的患者常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如有痰在咽喉中,咽不下去,咳不出来,大多数人并不能咳嗽出痰,反而会经常清嗓。大多数梅核气的患者,常常爱生气,易怒,爱吃甜食,闻到异味后,可能会使咳嗽加重,或咽部异物感加重。梅核气是中医病名,中医认为是痰气互结于咽中造成的。
梅核气的五大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导致的,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又称为咽异感症或者咽部神经官能症,其五大临床表现主要是咽部有异物阻塞感、咳嗽不能缓解、吞咽不能下行、症状时有时无和不影响进食。
梅核气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啊?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主要表现为咽中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主要好发于女性,大部分因为心情不好,肝气运行气机不畅。造成气血痰饮在体内瘀滞,病理产物在咽喉部互结停聚,因此形成了以咽喉部好像有梅核阻塞、咳不出来、咽不下去的症状。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不完全是一种疾病。梅核气是中医的病证名,慢性咽炎是西医的病名。梅核气是以咽中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慢性咽炎是以咽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等部位的炎症,表现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等。根据有相同的症状,慢性咽炎是可以认为成梅核气的。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
慢性咽炎是梅核气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慢性咽炎,二者的症状虽然非常的相似,但是是起因不同的二种疾病。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的慢性炎症,病人往往有咽痛、咽干不适,恶心等表现,往往反复发作,耳鼻喉科检查可以发现咽部的充血水肿等,而梅核气是病人自我感觉的咽部阻塞感,和情绪有关,往往病人情绪低落时容易感觉异常,转移注意力后症状可以减轻。
关于梅核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多,可以用针灸治疗,如合谷、太冲、丰隆等穴位,按摩热敷颈部。在生活上注意防止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是过冷和过烫的食物,防止过度发音,特别是大喊大叫。另一方面可以口服清咽利喉的药物,也可使用含片和雾化吸入等方式使用抗炎的药物改善症状。
梅核气是什么症状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梅核气主要表现为咽喉部有各种不适感觉,比如烧灼感、咽部痒感,但并不会妨碍饮食。肠胃会有不适,比如肠胃蠕动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反酸、胃内有气往上顶。情绪方面会有变化,比如烦躁焦虑、恐惧、抑郁,如果症状严重还会表现为失眠。得了梅核气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调整好心态,如果症状较轻通常是可以自愈的。
梅核气是咽炎吗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咽炎。梅核气是中医术语,是咽喉神经官能症,表现症状有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咽喉部有异物感,治疗是以疏肝解瘀为主。咽炎是西医术语,是因为咽喉部位慢性炎症引起,治疗给予清咽利喉的咽喉片进行治疗,如银黄含化片、西瓜霜润喉片等。
梅核气病是什么意思
朱瑞先 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病是一种中医名词,也叫做癔球症或者是咽部神经官能症或者是慢性咽炎。患者大多数会有咽喉部明显的异物感,感觉有异物卡顿在嗓子眼,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有咽喉部的阻塞感,部分患者可能和情绪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
梅核气看病挂什么科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术语,可以看中医内科治疗。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等疾病,发病原因在中医认为是肝气淤滞所引起,一般给予疏肝解郁治疗,可以应用逍遥丸等进行加减。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情绪乐观、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精神压力过大等。
梅核气就是慢性咽炎吗
李越胜 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种中医名词,是感觉到咽喉部有梅核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是吃饭、喝水都很正常,而且吃饭、喝水时种堵塞的感觉反而减轻,也就是并没有其他周围组织的病变。一般是情志失调、肝气淤结导致,翻译成现在的语言也叫做神经管能症,也就是咽喉部神经官能症,也叫做慢性咽炎,所以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医叫梅核气是什么病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诊断为梅核气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咽炎。中医认为咽部不适、咽痒、咽干、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是由于长期心情不好、情绪刺激而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咽部粘膜水肿、滤泡增生而出现的咽部不适。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味中药治疗梅核气
曹晓菊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个中医的病名,它的特点是咽喉中如有梅核梗阻喉头,卡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不影响进食吞咽。这是一种病症,这个病发生多数和情绪有关系,情志不随肝气郁结,气与体内的痰湿互结,停聚这个部位所导致。通俗的讲就是是气结在这个地方,上下不通。因为它是无形之气,所以不影响吞咽,但是很难受。它的实质是一个咽部的异物感,疏肝理气化痰的中药都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