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可从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感季节前是最佳时机尤其特定人群优先推荐接种、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且在特定情况洗手、咳嗽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消毒物体表面和定时开窗通风、增强身体抵抗力做到均衡饮食多吃含营养物质食物、适量运动每周适量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充足睡眠保证成人7-8小时儿童青少年更长、避免接触流感患者流感流行季少去人员密集场所与流感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等方面着手。
一、接种流感疫苗
1.接种时机:每年流感季节前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通常为秋季。不同年龄段人群接种时间可能略有差异,一般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定慢性病人群、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优先推荐接种。对于6月龄-5岁儿童,建议在9月前完成接种;对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在9月30日前接种。
2.接种意义: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能够快速反应,从而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即使感染后也能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使儿童流感相关住院风险降低约40%-60%,使老年人流感相关住院风险降低约50%-70%。
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在以下情况尤其要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后,如扶手、电梯按钮等;咳嗽或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期间和后;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科学研究证实,正确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手上携带的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因为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当手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等部位就容易感染流感。
2.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如没有纸巾可用手肘弯曲部位遮挡口鼻。这样可以防止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因为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中含有大量流感病毒,若不加以遮挡,飞沫会传播到周围环境中,增加他人感染的风险。例如,一项关于飞沫传播的研究发现,正确的咳嗽礼仪可以显著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范围。
三、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1.环境清洁:定期对家居环境、工作场所等进行清洁,可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研究表明,定期清洁和消毒可以去除环境中的流感病毒,降低感染风险。例如,对办公室等公共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后,流感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2.通风换气: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一般来说,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良好的通风可以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流感病毒浓度,使室内保持新鲜空气,减少病毒在室内积聚导致感染的机会。
四、增强身体抵抗力
1.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例如,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多吃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项关于饮食与免疫力关系的研究显示,均衡饮食的人群相比饮食不均衡的人群,感染流感的几率更低。
2.适量运动:每周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例如,长期坚持适量运动的人,其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会增强,能够更好地抵御流感病毒的入侵。
3.充足睡眠: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需要7-8小时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相对更长。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如果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容易感染流感等疾病。
五、避免接触流感患者
1.减少聚集场所: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公共交通工具等。因为这些场所人员流动大,若有流感患者,容易造成病毒传播。例如,在流感高发期,医院的儿科门诊因为人员密集,流感的传播风险相对较高。
2.与流感患者保持距离:如果身边有人患流感,应尽量与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与流感患者直接面对面接触,减少被感染的几率。因为流感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保持一定距离可以降低吸入含有病毒飞沫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