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可能是感染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皮肤黏膜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的。

1.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是主要原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侵入人体后,在体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这些毒素和病原体本身会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败血症。其中,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这些细菌可通过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途径侵入人体,引发感染并发展为败血症。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会增加败血症发病风险,患有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及接受化疗、放疗、器官移植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功能会受到抑制或破坏,无法有效清除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难以抵抗,容易导致感染扩散,进而发展成败血症。
3.皮肤黏膜屏障受损
皮肤黏膜屏障受损是重要诱因,皮肤和黏膜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皮肤出现严重创伤、烧伤、手术切口感染等情况,或黏膜因胃溃疡、肠炎、呼吸道黏膜炎症等发生破损时,病原体可通过破损处轻易进入人体组织和血液循环。如果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就可能引发败血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