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状包括风团样皮疹、发热、关节症状等,治疗方法为避免诱因、对症支持、药物治疗等。

一.症状
1.风团样皮疹
与普通荨麻疹相似,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颜色可为红色或苍白色,但持续时间较长,普通荨麻疹风团一般数小时内消退,而荨麻疹性血管炎的风团可持续24-7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消退后可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出现,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发生,女性相对多见。生活中接触某些过敏原等可能诱发,但根本原因是自身免疫相关异常。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再次接触诱因时更易发病。
2.发热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热可能更易引起家长重视,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不同,成人发热可自我感知不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精神差等。发热与疾病的炎症反应相关,炎症因子释放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3.关节症状
约半数以上患者有关节痛或关节炎,可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儿童患者关节症状可能表述不清,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活动情况,如果有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需警惕。关节症状与血管炎累及关节周围血管有关。
二.治疗方法
1.避免诱因
对于有明确诱因的患者,如接触某些可疑过敏原等,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不同年龄人群避免诱因的方式不同,儿童要注意远离毛绒玩具、某些食物等可能的过敏原,成人要注意工作环境中化学物质等的接触情况。
2.对症支持
发热患者可根据情况进行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如果体温升高,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退热。
3.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物,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使用环磷酰胺等药物,能够起到改善免疫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