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和预防复发两部分。急性发作期可采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包括Valsalva动作、按压颈动脉窦、面部浸冰水)和药物治疗(如腺苷、维拉帕米、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等);预防复发可通过药物预防(如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等)和导管消融治疗,导管消融治疗有相应适应证且儿童、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治疗要轻柔及注意药物选择,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刺激迷走神经方法
Valsalva动作:让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老年人、有脑血管病的患者要慎用此方法,因为可能导致脑血管意外等风险。
按压颈动脉窦: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右侧按压,每次5-10秒,不可两侧同时按压,以免引起脑缺血。对于有颈动脉窦过敏史、高血压、心脏病(尤其是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患者禁忌此操作。
面部浸冰水:用冰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面部,每次10-15秒,注意避免冻伤,有青光眼、鼻窦炎等患者慎用。
2.药物治疗
腺苷:起效迅速,一般静脉注射,起效时间约1-2秒,但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面部潮红、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
维拉帕米:为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静脉注射可终止心动过速,但对于有心力衰竭、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禁用。
普罗帕酮: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可用于终止心动过速,但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无起搏器保护)的患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等,可用于终止心动过速,但是支气管哮喘、严重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失代偿期的患者慎用。
二、预防复发
1.药物预防
普罗帕酮:可用于预防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复发,但同样需要注意其禁忌证,如严重的心脏基础疾病等。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对于有交感神经兴奋倾向的患者可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但需注意其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哮喘患者使用需谨慎。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等,也可用于预防发作,但要考虑患者的心脏功能等情况,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需评估。
2.导管消融治疗
适应证:对于频繁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导管消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
儿童患者:儿童患者如果发作频繁,影响生活质量,经过评估也可考虑导管消融治疗,但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情况,手术风险相对成人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医生操作。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如果存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考虑导管消融治疗时,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心功能等,权衡手术收益和风险。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在发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由于其心血管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采取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时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良事件。在药物选择上,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特点,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的药物,优先选择相对安全且经过儿童临床验证的治疗方法,如在药物使用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计算合适的剂量,但由于儿童对药物的代谢等与成人不同,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在选择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时,要避免因操作导致血压骤降、心肌缺血加重等情况;在药物选择上,要考虑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如某些药物可能影响心脏的传导功能,进而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或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所以在用药前要详细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脏功能等情况,谨慎选择药物,并密切监测用药后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