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与正常位置胎盘(非前置胎盘情况)在定义、超声表现、临床风险、诊断及处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部,有出血等风险,靠超声诊断,孕期需多休息等,多剖宫产;正常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非低置位置,出血风险低,孕期定期产检,一般可据情况选阴道分娩,需通过规范产检及时发现并依具体情况管理处理以保障母儿健康。
一、定义与概念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而后置胎盘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医学术语,通常所说的胎盘位置靠后可能是指胎盘附着在子宫体部的后壁等位置,正常胎盘可以附着在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侧壁等部位。
二、超声表现差异
前置胎盘: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典型超声表现为胎盘下缘距离宫颈内口小于20mm,或直接覆盖宫颈内口。在不同孕周超声表现可能有变化,随着孕周增加,子宫下段逐渐拉长,部分前置胎盘有可能上移,但也有部分会持续为前置胎盘。
正常位置胎盘(非前置胎盘情况):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或侧壁,胎盘下缘距离宫颈内口大于20mm,不在低置状态。
三、临床风险差异
前置胎盘
出血风险:妊娠中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是前置胎盘的典型症状,出血原因是随着子宫增大,附着于子宫下段的胎盘不能相应伸展,导致胎盘与子宫壁错位剥离而引起出血。反复出血可导致孕妇贫血,严重时可危及母儿生命。例如,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出血往往发生较早且出血量较多。
对妊娠结局影响: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率通常较高,因为阴道分娩时胎盘剥离面出血难以控制。同时,前置胎盘还可能增加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前置胎盘带来的风险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高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其子宫局部血管等情况可能存在一定退变等因素影响胎盘附着及血供。
正常位置胎盘:一般在妊娠过程中出血风险较低,能较好地维持正常的妊娠进程,阴道分娩相对安全系数较高,但在分娩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盘剥离情况等。
四、诊断方法及依据
前置胎盘:主要依靠超声检查进行诊断,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胎盘位置与宫颈内口的关系,是诊断前置胎盘的重要手段。同时,在诊断时还需要结合孕妇的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例如,有多次刮宫、剖宫产等宫腔操作史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较高,超声检查时需重点关注胎盘位置。
正常位置胎盘: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胎盘附着位置正常,距离宫颈内口符合正常范围即可诊断为正常位置胎盘。
五、处理及注意事项
前置胎盘
孕期处理:孕妇需要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性生活。要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胎盘位置变化。对于有出血等情况的孕妇,需要住院观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抑制宫缩、纠正贫血等。
分娩方式选择:根据前置胎盘的类型、孕周、胎儿情况等综合决定分娩方式,多以剖宫产为主。在剖宫产术前需要充分做好输血等急救准备,因为剖宫产时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等情况。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年轻孕妇和高龄孕妇处理略有不同,高龄孕妇在孕期需要更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因为其自身合并其他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分娩方式选择上需更谨慎评估母儿风险。对于有多次宫腔操作史的孕妇,孕期要加强产检,一旦发现前置胎盘,要严格按照前置胎盘的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正常位置胎盘
孕期处理:正常位置胎盘孕妇孕期需要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生长发育、胎盘功能等情况,注意休息,适量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分娩方式选择:一般可以根据产程进展等情况选择阴道分娩,但在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产程中胎盘的剥离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总之,前置胎盘和正常位置胎盘(非前置胎盘情况)在定义、超声表现、临床风险、诊断及处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孕妇在孕期通过规范的产检及时发现胎盘位置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处理,以保障母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