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有多种表现,典型疼痛是突发剧烈撕裂样或刀割样胸痛且可向背部游走,多数患者伴高血压,还会有其他器官缺血表现,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冠状动脉受累、心包积血,神经系统的脑缺血(不同年龄有差异),消化系统的肠系膜上动脉受累(需注意特殊人群),泌尿系统的肾动脉受累(不同人群有特点),肢体缺血的外周动脉受累(特殊人群情况不同)。
不同人群差异:在老年人群中,由于痛觉敏感度可能有所下降,疼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需高度警惕。而中青年人群通常对疼痛的感知较为敏锐,胸痛等症状往往更为明显。
高血压
表现及机制:多数主动脉夹层患者伴有高血压,这是因为主动脉夹层发生后,机体为了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会出现应激性血压升高。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主动脉壁的承受压力,使夹层病变进一步发展。例如,有研究发现,约7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时收缩压可超过160mmHg。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患有基础高血压病的人群,若突然出现血压异常升高,且伴有胸痛等症状,更应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而年轻人群中,若因其他因素导致的应激性高血压引发主动脉夹层,也需特别关注其血压变化与胸痛等症状的关联。
其他器官缺血表现
心血管系统
冠状动脉受累:当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时,可引起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表现为胸痛持续不缓解、心电图ST-T改变等。例如,有报道称约5%-1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会合并冠状动脉受累相关的心肌缺血表现。
心包积血: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进入心包腔时,可引起心包积血,导致心包填塞,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心音遥远等,这是非常危急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神经系统
脑缺血:主动脉夹层影响到供应脑部的血管时,可出现头晕、头痛、晕厥、偏瘫、失语等脑缺血症状。这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例如,当夹层累及头臂干等供应脑部的大血管时,就可能引发上述神经系统症状。
不同年龄人群差异:老年人群本身可能存在脑血管基础病变,如脑动脉硬化等,主动脉夹层导致的脑缺血症状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脑部供血不足情况,使病情更为复杂。而儿童主动脉夹层非常罕见,若发生,神经系统表现可能因儿童的生理特点而有所不同,如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喂养困难等非典型神经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
肠系膜上动脉受累: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时,可引起肠道缺血,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这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供血的肠道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例如,当夹层影响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时,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上述消化系统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肠道炎症性疾病等,主动脉夹层导致的肠道缺血症状可能容易被误诊,需要仔细鉴别。而儿童发生肠系膜上动脉受累的主动脉夹层极为罕见,若出现相关症状,需高度警惕并进行全面检查。
泌尿系统
肾动脉受累:主动脉夹层累及肾动脉时,可引起肾脏缺血,出现腰痛、血尿、少尿或无尿等症状。这是因为肾动脉供血减少,肾脏的滤过功能受到影响。例如,研究发现约10%-2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会出现肾动脉受累相关的泌尿系统表现。
不同人群特点:老年人群若本身存在肾功能减退等情况,肾动脉受累导致的少尿或无尿等症状可能会加速肾功能恶化。而儿童肾动脉受累的主动脉夹层非常少见,一旦发生,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特殊的评估和处理。
肢体缺血
外周动脉受累:主动脉夹层可导致外周动脉受累,引起相应肢体缺血,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无力、皮肤苍白、脉搏减弱或消失等。例如,若夹层累及下肢动脉,可出现下肢疼痛、行走困难、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症状。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的人群,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主动脉夹层导致的肢体缺血症状可能会相互影响,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而儿童外周动脉受累的主动脉夹层极为罕见,若出现相关表现,需考虑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等其他因素,但主动脉夹层仍需纳入鉴别诊断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