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供血不足吃什么药

来源:民福康

改善心肌供血不足需从药物治疗、不同人群特殊用药考虑及非药物干预多方面着手。药物有硝酸酯类扩张冠脉等、β受体阻滞剂减耗氧、钙通道阻滞剂扩冠降耗、抗血小板药防血栓、他汀类调脂稳斑;老年、女性等不同人群用药有特殊考量;非药物干预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调节以改善病情。

一、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的药物类型及作用机制

(一)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还能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从而减轻心肌耗氧量,常见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其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GMP含量,松弛血管平滑肌发挥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发作时的胸痛等症状。

(二)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适用于心率偏快、血压偏高的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像美托洛尔等,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三)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能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膜,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例如氨氯地平,它通过特异性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通道,发挥持久的扩张血管作用,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四)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常用的有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1,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氯吡格雷也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

(五)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等多效性。如阿托伐他汀,它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进而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作用,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二、不同人群心肌供血不足用药的特殊考虑

(一)老年人群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用药时需更加谨慎。例如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要密切关注心率变化,因为老年患者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率过慢可能会影响心脑等重要器官的灌注。对于硝酸酯类药物,老年患者可能对其降压作用更敏感,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二)女性人群

女性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在用药选择上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部分女性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同时,在考虑激素替代治疗等相关情况时,要综合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在用药时需充分考虑激素状态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三)有特殊病史人群

1.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需注意药物对血糖等代谢指标的影响。例如阿司匹林一般可以安全用于糖尿病患者,但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因为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并发症风险可能增加。对于他汀类药物,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在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2.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时需要调整剂量。比如部分钙通道阻滞剂在肾功能不全时可能需要减少用量,以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也需要根据肾功能分期进行相应的剂量调整,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三、非药物干预对心肌供血不足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建议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低盐饮食可减少水钠潴留,降低心脏负荷;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例如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等,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2.运动方面: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适度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一般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对于心肌供血不足患者,运动前最好进行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3.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饮酒过量也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必须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进一步损害。

(二)心理调节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会加重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因此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患者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心理状态的改善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对心肌供血不足的病情控制有积极作用。如果心理压力较大难以自行调节,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干预。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肌供血不足
心肌供血不足即心肌缺血,严格来说心肌缺血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率异常对心脏的影响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率异常对心脏的影响有心脏功能下降、生活质量下降、血液循环影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风险等。1、心脏功能下降无论是心率过快还是过慢,长期以往都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率过快时,心脏持续高负荷工作;心率过慢时,心脏无法满足身体需求,会导致心脏功能逐渐衰退。2、生活质量下降心率异常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等,这些症状会严
频发房性早搏算不算大病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频发房性早搏是指房性期前收缩。对于偶发性无症状的房性期前收缩,一般不算大病;如果为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有心肌供血异常,通常是大病。若是偶发性房性期前收缩通常在健康人中较为常见,生活中没有明显症状,无需特殊治疗,一般并不是大病。若是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伴随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甚至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等问题,通常算大病。频发
冠心病会心律不齐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疾病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是指心跳跳动的节律或频率不规则。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的,患病后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可能会导致心脏的电生理传导系统出现异常,从而引发心律不齐。同时,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冠心病会引起头晕头痛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不是会引起头晕头痛,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 若患者的病情较轻,冠状动脉堵塞不严重,日常活动不受限,则此时不会出现缺血缺氧反应,通常不会引起头晕头痛。若患者的病情较重,冠状动脉堵塞较为严重,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坏死,此时会出现心绞痛
胸闷气短是肺癌吗
胡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不一定是肺癌。 大多数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可能是环境因素、情绪激动、肺炎、胸膜炎、心肌供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与肺癌关系不大。但是少部分患者因为肺部组织异常增生出现恶性肿瘤,对局部组织功能产生影响,可引起胸闷、气短症状。 患者可以选择就医进行超声、磁共振成像、病理组织活检等检查,根据结果
左边锁骨附近隐隐作痛怎么回事
殷庆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如果左边锁骨附近出现隐隐作痛的情况可能与外伤、肩关节疾病、心脏病等原因有关。 1.外伤 如锁骨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可能导致疼痛。 2、肩关节疾病 如肩周炎或肩袖损伤,可能放射至锁骨附近引起疼痛。 3、心脏病 如果患者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病变,供血、供氧无法及时且充分地供应上,
高血压冠心病会同时存在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和冠心病常常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血管壁承受过高压力,容易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是因为血管内皮损伤后,脂质等物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斑块。冠心病则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
小孩发烧手脚凉是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孩发烧手脚凉可能与四肢供血不足、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疾病影响等因素有关。 1.四肢供血不足 小孩发烧时,由于四肢血量少于内脏,供血不足,因此较成年人更容易发凉。 2.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 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导致在发烧时,手脚等末梢部位的温度调节相对较差,出现冰
心肌供血不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供血不足即心肌缺血,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血量异常增多等引起的。 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机体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时候会因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冠状动脉痉挛等情况导致冠状动脉供血量减少,从而引起心肌缺血。 2、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衰急性发作、严
严重心肌供血不足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心病是造成心肌供血不足的最主要的原因,严重的心肌供血不足,首先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控,要防止诱发心肌缺血的因素,清淡饮食,一次进食不宜过饱,要调整日常生活和工作料,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药物治疗方面,要选用改善缺血症状的药物,此外还要给予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对于合适的患者,还可以选择血管
心肌供血不足一定是冠心病吗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心肌供血不足的原因较多,直接原因是冠脉血管通道不良所致,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脉狭窄,继而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现象。另外,心肌供血不足也有可能是大动脉炎引起,大动脉炎也会累及冠状动脉内膜,造成狭窄性病变,出现心肌供血不足。还有极个别情况,如以前有外伤史、心包炎或其的炎症累及到冠状动脉,造成继发性冠状动脉狭窄也会造成心肌供血不足
心肌供血不足应该吃什么药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肌供血不足是导致患者冠心病常见的一种致病因素,临床治疗主要以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为主;期间可以配合营养心肌药物一起调理。另外,上述疾病的出现和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发性疾病有关,所以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心肌供血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肌供血不足的原因考虑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心肌耗氧量增加所引起的,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各种原因的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桥等疾病。在情绪过于激动或者受吸烟、饮酒以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心肌耗氧量增多,也会诱发或者加重心肌缺血。
心肌供血不足怎么调理
崔维强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肌供血不足要通过活血化瘀来调理,同时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心肌供血不足的患者是出现了动脉硬化,平时生活中要以低盐、低脂的饮食为主,少吃动物脂肪类的食物,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要给予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改善心肌供血,防止出现严重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