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引起的胸腔积液通常比较严重,其严重程度与积液量及病因密切相关。

心脏疾病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机制是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衰竭时,体循环压力增高,液体易渗出至胸腔。此外,心肌梗死、心包炎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引发胸腔积液。少量胸腔积液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胸闷或活动后气短,通过利尿剂治疗和原发病控制,积液可逐渐吸收,预后较好。然而,当积液量超过500毫升或进展迅速时,患者可能出现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等心包填塞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需紧急心包穿刺引流。
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心脏胸腔积液往往反复发作,治疗难度较大,需留置引流管并灌注化疗药物。因此,心脏引起的胸腔积液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完善心脏超声和胸部CT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