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主要分为风伤肠络型、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气陷型等,不同证型治疗方法也不同,所需药物需咨询医生。

1.风伤肠络型
症见便血鲜红、量多,肛门瘙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多因风热侵袭肠络所致。治宜清热凉血祛风,方用凉血地黄汤加减,含生地黄、赤芍、槐花等,中成药可选槐角丸等。日常需忌辛辣,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2.湿热下注型
表现为便血色暗、肛门灼热肿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由湿热蕴结大肠引起。治宜清热利湿止血,方用脏连丸加减,含黄连、黄芩、地榆等。外治可用苦参汤熏洗,每日1次,每次15分钟。
3.气滞血瘀型
症见痔核脱出嵌顿、疼痛剧烈,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因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所致。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含桃仁、红花、秦艽等。外敷痔疮膏等药物,可以消肿止痛。
4.脾虚气陷型
表现为痔核脱出难回纳、肛门坠胀,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弱。由脾气亏虚、中气下陷引起。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含黄芪、党参、升麻等。日常可艾灸百会穴提升阳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