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症状因疾病阶段而异,包括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等。

一.症状
1.潜伏期
通常持续10-14天,无明显症状。
2.前驱期
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结膜充血、流泪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3-4天。口腔两侧可能出现柯氏斑,是麻疹早期特征性表现。
3.出疹期
发热3-4天后,体温骤升至40℃左右,从耳后、颈部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逐渐蔓延至面部、躯干和四肢,2-3天内遍布全身。皮疹按压褪色,伴有瘙痒感。
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下降,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病程约10-14天。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鼓励患者多饮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2.对症治疗
发热时可用温水擦浴或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治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4.并发症治疗
如果出现细菌性肺炎等并发症,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病毒性脑炎需使用甘露醇、甲钴胺等药物进行降颅压、营养神经治疗。注意,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