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应该采取脱离致敏物质、局部冷敷处理、外用药物治疗、内服药物治疗、皮肤护理修复等措施进行处理。

1、脱离致敏物质
这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首要步骤。一旦明确引发皮炎的过敏原,如某种化妆品、金属饰品、化学清洁剂等,要立即停止接触,避免过敏原持续刺激皮肤,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2、局部冷敷处理
对于急性期出现红肿、瘙痒明显的部位,可采用冷敷的方式缓解症状。用干净毛巾浸湿冷水后拧干,敷在患处,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和疼痛。
3、外用药物治疗
根据皮炎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轻度皮炎可选用炉甘石洗剂,能起到收敛、止痒作用;中重度皮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但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以免引起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4、内服药物治疗
若症状较重,如瘙痒剧烈、皮疹范围广泛,可在医生指导下内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起到抗过敏、止痒的作用。若伴有感染,还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皮肤护理修复
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治疗期间尽量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可选择温和、具有修复功能的护肤品,帮助皮肤恢复屏障功能。
接触性皮炎及时正确的治疗很关键,通过上述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多数患者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若皮肤接触可疑物质后出现红斑、瘙痒、水疱等症状,不要自行盲目处理,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