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推拿疗法、饮食调理、生活护理等方式应对。

1.中医辨证论治
脾胃失和型多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症见形体消瘦、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治以和脾健运,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从而缓解疳积症状。脾虚夹积型脾胃虚弱基础上兼夹食积,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治法为健脾助运、消积化滞,可选用保和丸方剂。
2.推拿疗法
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操作者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桡侧缘,约100-300次,可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对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疳积有改善作用,尤其适用于低龄小儿,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板门位于小儿大鱼际平面,用拇指揉小儿大鱼际平面,约100-200次,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缓解小儿食欲不振、食积等问题,对疳积的治疗有帮助,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符合小儿推拿的安全原则。
3.饮食调理
还需给予小儿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小米健脾和胃,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脾胃虚弱的小儿;山药粥,山药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熬煮成粥给小儿食用;南瓜,南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可蒸煮后给小儿吃。减少小儿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这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过甜的糕点,过多甜食易导致食积;生冷的瓜果,如刚从冰箱取出的西瓜等,可能引起小儿脾胃不适,不利于疳积的恢复。
4.生活护理
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年龄较小的婴儿每天需睡眠12-16小时,幼儿也应保持10-14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小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脾胃功能的恢复。还需根据小儿年龄进行适当的活动,如婴儿可在家长陪伴下进行翻身、踢腿等活动,幼儿可进行散步、简单的爬行等运动,适度活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要避免过度劳累,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