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气胸是危急胸部急症,因气体持续单向入胸膜腔致压力超大气压,外伤或肺部基础疾病可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相应体征,靠胸X线等诊断,需紧急穿刺减压等治疗,及时治预后较好,要防原发病等。
一、定义
张力性气胸是一种极为危急的胸部急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体持续单向进入胸膜腔,使得胸膜腔压力持续升高,超过大气压的一种病理状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外伤因素:胸部遭受锐器伤、枪弹伤等外伤时,外界空气可通过破损的胸壁或肺组织的裂口进入胸膜腔,且由于伤口形成活瓣样结构,吸气时活瓣开放,气体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气体不能排出,从而使胸膜腔压力不断升高。例如,交通事故中胸部受到猛烈撞击,可能导致肺组织或支气管破裂,引发张力性气胸。
肺部基础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肺组织本身存在病变,肺大疱容易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后形成活瓣,进而引发张力性气胸。老年人由于肺部组织弹性减退,肺大疱发生率相对较高,更易发生此类情况。
三、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患者会迅速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不能平卧,这是因为胸膜腔高压严重压迫肺组织,导致肺通气功能严重受限。在儿童中,由于其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进展迅速。
胸痛:患侧胸部会出现剧烈的刺痛或胀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这是由于胸膜腔压力升高刺激胸膜神经所致。
烦躁不安、意识障碍: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焦虑,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这是因为缺氧导致脑组织受累。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意识方面的改变。
体征
气管偏移:气管向健侧明显偏移,这是由于患侧胸膜腔高压将纵隔推向健侧所致。
患侧胸廓饱满: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减弱。
叩诊呈鼓音:用叩诊法检查患侧胸部,呈高度鼓音。
呼吸音消失:听诊患侧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四、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见患侧胸腔大量积气,肺组织明显压缩,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这是诊断张力性气胸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儿童胸部X线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患儿的配合情况,以确保图像清晰准确。
胸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情况以及胸膜腔气体的分布,对于一些不典型的张力性气胸或合并有其他肺部病变的情况,胸部CT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
紧急处理:立即进行胸腔穿刺减压,迅速缓解胸腔高压。一般选择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进行穿刺,用粗针头迅速刺入胸膜腔,排出高压气体,以挽救患者生命。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准确,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进一步治疗:在胸腔穿刺减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考虑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将胸腔内的气体持续引流出来,促使肺组织复张。对于由肺部基础疾病引起的张力性气胸,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对于COPD患者,要给予改善通气、祛痰等治疗。
六、预后及预防
预后:如果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张力性气胸患者可以治愈,预后较好。但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预后相对成人可能更依赖于早期有效的治疗。
预防: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剧烈咳嗽等诱发因素。在从事可能导致胸部外伤的工作或活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装备等,以减少胸部外伤的发生风险。老年人要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肺大疱等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