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发生受内部和外部等多种因素影响。内部因素有遗传使风险增加、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异常;外部因素包括接触过敏原(吸入、食物、接触性)、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化学物质刺激)、感染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压力、过度洗浴),婴儿和老年人因自身特点也更易患湿疹。
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屏障器官,正常的皮肤屏障可以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和体内水分丢失。婴儿由于皮肤尚未发育成熟,角质层薄、保湿因子含量少等原因,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湿疹。成年人如果皮肤长期处于干燥环境、过度清洁等情况,也会破坏皮肤屏障,引发湿疹。例如,频繁使用强效清洁剂清洗皮肤,会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和保护性物质,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出现湿疹症状。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的失衡在湿疹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Th1和Th2细胞失衡时,Th2细胞占优势会导致免疫反应偏向过敏状态,引发湿疹。例如,机体受到某些过敏原刺激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过多的免疫球蛋白E(IgE),引发一系列免疫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湿疹表现。
外部因素
过敏原接触
吸入性过敏原:花粉、尘螨、霉菌孢子等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在春季花粉传播季节,接触花粉可能引发湿疹发作;室内尘螨是常年性过敏原,其排泄物等成分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湿疹。例如,对尘螨过敏的人,长时间待在布满尘螨的卧室中,皮肤就可能出现湿疹症状。
食物过敏原:对于婴儿来说,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是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婴儿肠道屏障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进而引发湿疹。比如,食用牛奶后出现湿疹加重的情况较为常见。对于成年人,也可能因食用某些食物而诱发湿疹,如食用芒果后可能导致口周湿疹等。
接触性过敏原:某些物质接触皮肤后可引起过敏,如化妆品、肥皂、洗发水、某些金属(如镍)、橡胶等。长期接触含有刺激性化学成分的化妆品可能导致面部湿疹;佩戴含有镍的金属首饰可能引起接触部位的湿疹。
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过热或过冷、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都可能诱发湿疹。例如,在寒冷干燥的冬季,皮肤水分流失加快,皮肤屏障功能进一步受损,容易引发湿疹;而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有利于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滋生,也可能刺激皮肤导致湿疹发生。
化学物质刺激: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洗涤剂、消毒剂、有机溶剂等,会损伤皮肤屏障,诱发湿疹。例如,从事清洁工作的人员长期接触洗涤剂,手部容易出现湿疹。
感染因素:某些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引起皮肤炎症反应,加重湿疹症状;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疱疹性湿疹,导致病情突然加重。
生活方式因素
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诱发或加重湿疹。例如,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湿疹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
过度洗浴:频繁的热水洗浴、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产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湿疹。尤其是婴儿,家长过度频繁给婴儿洗澡,更容易出现湿疹。
特殊人群情况
婴儿:婴儿免疫系统和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上述各种因素影响。如前面提到的食物过敏、皮肤屏障功能弱等情况在婴儿中更为突出。此外,婴儿穿着不恰当的衣物,如化纤材质的衣物可能刺激皮肤引发湿疹。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同时可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老年人患湿疹的风险。而且老年人对瘙痒的耐受性可能降低,湿疹带来的瘙痒感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