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风寒感冒与体质、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相关,体质方面有阳气不足、肺卫不固;生活方式上包括受寒着凉、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环境涉及季节更替气温变化、居住环境潮湿;可通过增强体质、注意保暖、改善居住环境来预防调理。
一、体质因素
(一)阳气不足
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具有温煦机体的作用。若素体阳气不足,卫外功能减弱,就容易遭受风寒之邪侵袭。例如,一些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阳气渐衰,相较于年轻人更易出现总是风寒感冒的情况。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有关,阳气不足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抵御外邪能力下降。
(二)肺卫不固
肺主皮毛,司腠理开合。肺卫功能虚弱时,腠理不固,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比如,一些自幼体质较弱的人群,肺卫功能发育不完善或未得到良好调养,就容易反复感受风寒之邪引发感冒。在性别方面,一般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劳累、缺乏运动的人群,肺卫功能也易受损,增加风寒感冒的易感性。
二、生活方式因素
(一)受寒着凉
不注意保暖是导致总是风寒感冒的常见原因。如在寒冷季节穿着过少、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尤其是夜间睡眠时未盖好被子等,都容易使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对于儿童来说,活泼好动但自我保暖意识差,若家长未能及时根据天气变化为其增减衣物,就很容易因受寒而反复感冒。
(二)过度劳累
长期过度劳累会耗伤人体正气。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过度,都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例如,一些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群,长期处于疲劳状态,风寒之邪便容易侵犯而反复感冒。在年龄方面,青少年若学习压力大、过度熬夜等,也会因劳累导致抵抗力降低,增加风寒感冒的发生几率。
(三)缺乏运动
运动不足会使机体气血运行不畅,体质下降。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肌肉松弛,免疫力相对较低。比如,一些久坐办公室的人群,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容易总是受到风寒感冒的困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可能因缺乏运动而出现这种情况,儿童若长期缺乏户外活动,也会影响自身抵抗力,易反复患风寒感冒。
三、环境因素
(一)季节更替与气温变化
季节交替时,气温不稳定,早晚温差较大。在秋冬季节,天气转凉,人体还未完全适应寒冷环境,若不及时调整衣着,就容易感受风寒之邪。例如,在秋季由暖转凉的时期,很多人不注意添加衣物,就容易反复感冒。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不同,南方一些湿冷的地区,人体更容易受到寒湿之邪的侵袭,从而导致风寒感冒反复发生。
(二)居住环境潮湿
潮湿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寒邪与湿邪结合,形成风寒夹湿之邪,更易侵犯人体。比如,南方一些梅雨季节较长的地区,室内相对湿度较高,若通风不良,就容易使人反复感受风寒感冒。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居住在潮湿环境中,由于体质相对较弱,更易受到影响而总是出现风寒感冒的情况。
四、预防与调理建议
(一)增强体质
1.适度运动:根据自身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游泳等较强强度的运动,老年人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长期坚持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2.饮食调养:多食用一些具有温补阳气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韭菜等。对于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抵抗力。
(二)注意保暖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要注意颈部、背部、足部等部位的保暖。儿童在户外活动时,要穿戴合适的保暖衣物;老年人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寒。
(三)改善居住环境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对于潮湿的居住环境,可使用除湿器等设备来降低湿度。在季节更替时,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营造一个舒适、有利于健康的居住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