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吐即妊娠呕吐,其发生机制与激素变化、神经因素有关,50%-80%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妊娠呕吐,0.3%-1%发展为严重妊娠剧吐,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有轻度和重度表现,通过症状及检查诊断,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轻度通过调整饮食缓解,重度需住院治疗,特殊人群高龄、有基础疾病、精神紧张孕妇有相应注意事项,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有不良情况。
激素变化:怀孕后,孕妇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迅速升高,一般认为hCG水平升高是导致妊娠呕吐的重要原因之一。hCG水平越高,妊娠呕吐往往越严重。此外,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参与其中。
神经因素:妊娠早期,神经系统对呕吐中枢的敏感性增加,当受到各种刺激时,容易引发呕吐反射。
怀孕吐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发生率:大约有50%-80%的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妊娠呕吐,其中约0.3%-1%的孕妇会发展为严重的妊娠剧吐,表现为持续频繁的呕吐,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影响因素
年龄:年轻孕妇(尤其是小于20岁)发生妊娠呕吐的概率相对较高,而年龄较大的孕妇发生妊娠呕吐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年龄过大的孕妇可能面临其他健康风险。
生活方式:有吸烟史的孕妇发生妊娠呕吐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另外,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的孕妇也更容易出现妊娠呕吐。
病史:有过妊娠呕吐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呕吐的概率会明显增加。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孕妇,妊娠呕吐的发生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怀孕吐的临床表现
轻度妊娠呕吐:孕妇主要表现为恶心、晨起呕吐等,一般对进食影响不大,体重减轻不超过妊娠前体重的5%,孕妇精神状态一般较好。
重度妊娠剧吐:孕妇会出现持续频繁的呕吐,不能进食,呕吐物除了食物外,还可能含有胆汁、甚至血液。由于长期不能进食和呕吐,孕妇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皮肤干燥、尿量减少、乏力、精神萎靡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怀孕吐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孕妇的停经史、妊娠试验阳性以及典型的妊娠呕吐症状,一般不难诊断。同时,需要通过血常规、血生化(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尿常规等检查来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了解是否存在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鉴别诊断:需要与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甲状腺功能亢进、颅内病变等疾病相鉴别。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可以进行鉴别。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孕妇除了呕吐外,还会伴有心悸、多汗、甲状腺肿大等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颅内病变的孕妇可能会伴有头痛、视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颅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
怀孕吐的处理及预后
轻度妊娠呕吐的处理:一般通过调整饮食来缓解症状。建议孕妇少食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吃一些苏打饼干、面包等,以中和胃酸,缓解恶心症状。一般经过饮食调整后,妊娠呕吐症状会逐渐减轻,预后良好,多数孕妇在妊娠12周左右,随着hCG水平逐渐下降,妊娠呕吐会自行缓解。
重度妊娠剧吐的处理:需要住院治疗。首先要禁食,通过静脉补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同时,给予止吐等对症治疗。经过积极治疗后,大多数孕妇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呕吐症状缓解,能够恢复进食,预后一般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Wernicke脑病等,影响孕妇的健康甚至生命。少数孕妇可能会发展为慢性反复性呕吐,对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特殊人群怀孕吐的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妊娠呕吐时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因为高龄孕妇本身就面临着较高的妊娠风险,妊娠呕吐可能会加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从而增加孕妇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风险。需要更加严格地监测电解质等指标,及时纠正异常。
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如果孕妇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等基础疾病,发生妊娠呕吐时要更加谨慎处理。在治疗妊娠呕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精神紧张的孕妇:精神紧张的孕妇要注重心理调节,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孕妇缓解焦虑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听轻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这有助于减轻妊娠呕吐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