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评估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并进行标记设计麻醉方式可选局部肿胀麻醉脂肪抽吸可选腹部大腿臀部等部位用吸脂针抽吸脂肪处理需净化脂肪注射填充分注射层次和方法术后要包扎固定并观察胸部情况包括肿胀疼痛脂肪存活等关注基础疾病患者相关情况。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年轻患者身体代谢相对较快,恢复可能相对较快,但也需根据个体差异评估;中年及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等情况,需更全面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确保能耐受手术。例如,老年患者若有糖尿病,需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具体需根据病情调整),以降低手术风险。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因性别导致的特殊术前准备差异,但女性患者需询问月经周期等情况,避开月经期间,因为月经期间身体凝血功能可能有变化,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生活方式:需了解患者吸烟、饮酒情况,吸烟会影响脂肪细胞的血供,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一般建议患者术前至少2周戒烟;大量饮酒患者可能存在肝脏功能等方面影响,需评估肝脏功能,必要时调整手术安排。
病史: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如有无胸部手术史、乳腺疾病史等。若有胸部手术史,需评估胸部解剖结构改变情况,以便手术中更好操作;有乳腺疾病史需排除恶性病变等情况。
2.标记设计
医生会根据患者身材、乳房基础情况等设计脂肪注射的范围和量,通常会在胸部标记出拟填充的区域,一般是从乳房下皱襞、乳晕周围等部位进行标记,确定脂肪注射的进针点和填充层次等。
二、麻醉方式选择
1.局部肿胀麻醉
一般采用肿胀液注射,肿胀液主要由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组成。利多卡因起到局部麻醉作用,肾上腺素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同时使脂肪组织膨胀,利于脂肪的抽吸和注射。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局部肿胀麻醉的药物剂量需根据体重等因素调整,儿童一般不采用局部肿胀麻醉进行自体脂肪丰胸手术。
三、脂肪抽吸过程
1.抽吸部位选择
常用的抽吸部位有腹部、大腿、臀部等,这些部位脂肪相对丰富。对于年轻患者,若腹部脂肪较多,可优先选择腹部;中年患者若大腿脂肪堆积明显,可选择大腿作为抽吸部位。要根据患者自身脂肪分布情况合理选择,遵循“供区”尽量隐蔽、脂肪质量较好的原则。
2.抽吸操作
采用吸脂针进行抽吸,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脂肪颗粒吸出。抽吸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抽吸,避免出现明显的凹凸不平,控制抽吸的量和层次,一般抽吸层次在皮下脂肪层,保留一定厚度的脂肪层,以保证供区的外观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
四、脂肪处理过程
1.脂肪净化
将抽吸出来的脂肪颗粒进行净化处理,一般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过滤等步骤,去除脂肪颗粒中的血液、油脂、组织碎片等杂质,得到相对纯净的脂肪颗粒。例如,使用特定的过滤装置对脂肪进行过滤,保证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过滤后的脂肪颗粒更有利于移植后的存活。
五、脂肪注射填充过程
1.注射层次
一般将净化后的脂肪颗粒注射到乳腺后间隙、胸大肌后间隙等部位。注射层次要准确,确保脂肪均匀分布,乳腺后间隙注射可以使乳房外观更自然,胸大肌后间隙注射则可以提供较好的支撑。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注射层次的把握需更加精细,老年患者乳房组织相对松弛,注射层次和量的控制要更加谨慎,避免过度填充导致乳房形态不自然。
2.注射方法
采用多层次、多隧道注射的方法,将脂肪颗粒缓慢注射到预定部位,注射过程中要均匀分散脂肪,避免集中注射在一个部位,防止出现脂肪聚集、坏死等情况。一般每次注射的脂肪量不宜过多,需分次注射,以便观察效果并减少单次注射量过大带来的风险。
六、术后处理
1.包扎固定
术后会对胸部进行包扎固定,一般使用弹力绷带等进行包扎,目的是固定乳房位置,减少脂肪移位,同时减轻肿胀。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固定效果。不同年龄患者包扎固定的时间和松紧度可能有所不同,儿童不适用该手术,无需考虑。
2.恢复观察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胸部情况,包括肿胀程度、疼痛情况、脂肪存活情况等。一般术后1-2周肿胀逐渐消退,要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胸部受压,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观察脂肪存活和乳房形态恢复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和手术切口愈合情况,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