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诱因包括内源性的自身免疫异常(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抗体参与引发)及慢性疾病影响(糖尿病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多种异常、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炎症等可诱发),外源性有物理因素(机械性刺激、温度变化、日光照射等)、食物因素(鱼、虾、蛋类、坚果等引发过敏)、药物因素(青霉素等作为半抗原致免疫反应)、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引发炎症)、吸入物因素(花粉、动物皮屑等致过敏)、接触物因素(植物、化妆品、金属制品等引起接触性反应),儿童与感染、食物过敏密切相关,老年人因免疫衰退和慢性病易诱发且用药需谨慎,女性经期、孕期因激素变化增加发病风险且孕期用药需综合考虑母婴安全。
一、内源性因素
1.自身免疫异常:部分荨麻疹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机制紊乱,例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可能参与诱发荨麻疹反应,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组织成分识别为外来抗原,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荨麻疹发生。
2.慢性疾病影响:一些慢性基础疾病可成为荨麻疹的诱因,像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等因素,代谢产物的变化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如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这些异常状态可干扰机体的免疫调节和血管通透性等,增加荨麻疹发病风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身免疫炎症持续存在,也可能引发荨麻疹相关的免疫反应。
二、外源性因素
1.物理因素:
机械性刺激:摩擦、压力等机械性刺激可导致皮肤局部血管通透性改变,引发荨麻疹,例如长时间行走、紧身衣物压迫等情况可能诱发摩擦性荨麻疹或压力性荨麻疹。
温度变化:冷、热等温度刺激可引起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是因皮肤暴露于寒冷环境后,局部血管发生收缩、扩张等反应异常而发病;热性荨麻疹则与皮肤受热后血管扩张等变化相关。
日光照射:部分人对日光中的紫外线等成分敏感,经日光照射后可出现日光性荨麻疹,表现为暴露部位皮肤出现红斑、风团等。
2.食物因素:某些食物是常见的荨麻疹诱因,比如富含蛋白质的鱼、虾、蟹、蛋类,以及坚果、草莓、芒果等水果,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等成分可能作为过敏原,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进而引发荨麻疹。
3.药物因素:多种药物可诱发荨麻疹,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等,药物进入机体后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再次接触该药物时就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发作。
4.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病毒感染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等)、真菌感染(如马拉色菌感染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绦虫等感染)都可能诱发荨麻疹,病原体在体内引发炎症反应,刺激机体释放炎症介质,从而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表现。
5.吸入物因素:花粉、动物皮屑、粉尘、真菌孢子等吸入物可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呼吸道及皮肤等部位出现荨麻疹症状,例如花粉症患者在接触花粉后可能同时出现鼻塞、流涕及皮肤荨麻疹表现。
6.接触物因素:某些植物(如毒葛、漆树等)、化妆品、金属制品(如镍、铬等)等接触皮肤后,可引起接触性荨麻疹,机体接触这些物质后,局部皮肤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风团、红斑等荨麻疹表现。
三、特殊人群特点及相关因素
1.儿童:儿童荨麻疹与感染、食物过敏关系较为密切。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影响而诱发荨麻疹,例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引发的感染性荨麻疹较为常见;同时,儿童饮食结构相对单一,对新食物的接触可能导致食物过敏引发荨麻疹,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饮食及感染情况,避免接触可疑过敏原。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功能逐渐衰退,且常合并慢性疾病,如前文提及的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自身免疫异常及慢性疾病状态更易诱发荨麻疹,且老年人对药物等因素的耐受性可能降低,在用药时需更加谨慎,关注基础疾病对荨麻疹发病的影响及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3.女性: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经期时激素波动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和血管稳定性,增加荨麻疹发病风险;孕期由于生理状态改变,机体免疫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且用药需更加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孕期荨麻疹的处理需综合考虑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