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胸腔积液是指左侧胸腔内液体异常增多,正常胸腔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其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细菌、结核杆菌感染)、恶性肿瘤相关因素(原发性、转移性胸膜肿瘤)及其他因素(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及相应体征;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治疗原则为针对病因治疗及胸腔穿刺抽液等,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处理。
一、定义与正常胸腔情况
胸腔是包含肺等组织的体腔,正常情况下胸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一般量少于20ml,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而左侧胸腔积液是指左侧胸腔内液体异常增多的状态。
二、常见病因
感染性因素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肺炎,炎症可波及胸膜,导致胸膜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形成胸腔积液。例如,肺炎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就可能并发胸腔积液,在儿童中,肺炎相关胸腔积液较为常见,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感染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且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性胸膜炎是引起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之一。结核杆菌感染胸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胸膜产生炎症,使液体渗出增多。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患病,对于儿童来说,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有助于辅助诊断,且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等特殊情况。
恶性肿瘤相关因素
原发性胸膜肿瘤:如胸膜间皮瘤等,肿瘤细胞可直接侵犯胸膜,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形成胸腔积液。
转移性胸膜肿瘤: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例如肺癌转移至胸膜,肿瘤细胞种植在胸膜上,会影响胸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胸腔积液产生。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有肿瘤病史或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的风险可能更高。
其他因素
心力衰竭:左心衰竭时,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毛细血管压升高,液体可漏出到胸腔,导致左侧胸腔积液。老年人是心力衰竭的高发人群,且往往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如冠心病等,需要关注心脏功能的监测以及液体平衡的管理。
低蛋白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白蛋白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出到胸腔形成积液。对于肝硬化患者,多有长期饮酒等相关病史,需要注意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则需关注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胸膜,可引起胸腔积液。这类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需要结合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是比较常见的症状,积液量较少时可能仅有活动后气促,随着积液量增加,可出现端坐呼吸等明显呼吸困难表现。儿童由于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呼吸困难可能更为明显,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度等情况。
胸痛:炎症性胸腔积液可能伴有胸痛,多为刺痛,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不同病因引起的胸痛特点可能有所差异,如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痛可能较为典型,而恶性肿瘤导致的胸腔积液胸痛可能相对不典型,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加重。
咳嗽:可为刺激性咳嗽,积液刺激胸膜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体征
视诊:左侧胸廓可能饱满。
触诊:语颤减弱,因为胸腔内液体增多,传导减弱。
叩诊:积液区呈浊音或实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四、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发现胸腔内积液,少量积液时表现为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可见大片致密影,掩盖肺组织。
胸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量、部位以及胸腔内其他结构的情况,对于发现少量积液、鉴别胸腔内病变等有重要价值。例如,可帮助区分是单纯的胸腔积液还是伴有肺部占位等情况。
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外观:漏出液多为淡黄色、透明;渗出液可呈草黄色、血性、脓性等。如为脓性积液提示感染性因素,血性积液需考虑恶性肿瘤等可能。
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胞计数、分类、生化检查(如蛋白质、葡萄糖、乳酸脱氢酶等)、病原学检查等。通过细胞计数和分类可初步判断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渗出液一般细胞数较多,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漏出液细胞数较少。生化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因,如结核性胸膜炎时腺苷脱氨酶(ADA)常升高;恶性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可能升高。病原学检查可找到相应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等。
五、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
感染性积液: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则需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要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恶性肿瘤相关积液:如果是原发性胸膜肿瘤或转移性胸膜肿瘤导致的,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心力衰竭引起的积液:需积极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如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同时要注意调整患者的液体摄入量等。
低蛋白血症引起的积液: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补充白蛋白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胸腔穿刺抽液:对于积液量较多,引起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以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抽液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多,避免引起纵隔摆动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反复出现的胸腔积液,还可考虑胸腔闭式引流等方法。
总之,左侧胸腔积液的病因复杂多样,需要结合患者的详细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个体化处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