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常见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有紫癜等表现可伴其他过敏表现感染食物药物等可致病因有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等症状诊断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鉴别治疗包括一般和药物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但肾脏受累患儿预后差异大。
一、定义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产生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β溶血性链球菌,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等链球菌感染性疾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更易因链球菌感染引发过敏性紫癜,因为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链球菌感染的易感性较高。例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可能引发过敏性紫癜。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等感染也可引起过敏性紫癜。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诱发变态反应。
寄生虫感染:以蛔虫感染多见,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在儿童中相对常见,可能与儿童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寄生虫的代谢产物或死亡虫体的分解产物作为过敏原引发变态反应。
2.食物因素:某些食物可引起过敏性紫癜,如鱼虾、蟹、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儿童在添加辅食过程中,对新食物的耐受性差,更容易因食物过敏引发过敏性紫癜。例如,有的儿童首次食用某种海鲜后就可能出现过敏性紫癜的相关症状。
3.药物因素:常见的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磺胺类药物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可能不同,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更易发生药物过敏相关的过敏性紫癜。比如,有的儿童因感冒服用了某种抗生素后,引发了过敏性紫癜。
4.其他因素:如花粉、尘埃、疫苗接种、虫咬、寒冷等。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这些因素的概率不同,例如,儿童在户外活动较多,接触花粉、虫咬的机会相对更多,可能更易因这些因素诱发过敏性紫癜;寒冷刺激可能影响儿童外周血管的血液循环,也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
三、临床表现
1.皮肤症状
紫癜:是最常见的表现,多见于下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紫癜大小不等,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随后可融合成大片瘀斑。儿童患者皮肤紫癜的发生部位和表现与成人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皮肤相对娇嫩,紫癜的观察需更细致。
其他皮肤表现:可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比如,有的患儿在紫癜出现的同时,皮肤会出现瘙痒性的荨麻疹。
2.胃肠道症状
腹痛:较为常见,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儿可有血便,甚至呕血。儿童腹痛症状可能较为剧烈,且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需要更仔细的观察和评估。例如,患儿可能会突然哭闹不安,以脐周为主诉腹痛。
其他胃肠道表现:少数患儿可出现肠套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这在儿童中相对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可能需要紧急处理。
3.关节症状
关节疼痛、肿胀:多见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可单发或多发,呈游走性,一般不遗留关节畸形。儿童在关节出现症状时,可能会表现出不愿行走、关节部位哭闹等情况,需要与其他关节疾病相鉴别。
4.肾脏症状
蛋白尿、血尿:肾脏受累是过敏性紫癜常见的重要表现,可在紫癜出现后数天至数周内发生。儿童肾脏受累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尿常规等指标,因为可能影响儿童的长期健康,如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例如,有的患儿紫癜出现后,尿常规检查发现有大量红细胞和蛋白尿。
四、诊断
1.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皮肤紫癜,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或肾脏等至少one个部位的受累表现。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血小板计数正常。儿童血常规的各项指标需结合年龄特点进行分析,比如儿童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计数一般是正常的。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均正常,可用于排除其他凝血障碍性疾病。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提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尿常规: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
免疫学检查:血清IgA可增高,补体C3正常或增高。
五、鉴别诊断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紫癜一般为针尖大小,不高出皮肤,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而过敏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正常,可通过血小板计数等检查相鉴别。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因感染等因素诱发,但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和表现不同。
2.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大关节,呈游走性疼痛,常伴有心脏炎等表现,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增高,而过敏性紫癜关节受累一般不遗留畸形,ASO可正常,可通过这些特点进行鉴别。儿童风湿性关节炎和过敏性紫癜关节症状的鉴别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全面检查。
3.急腹症:当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时,需与急腹症相鉴别。急腹症多有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且一般与外科急腹症的表现相符,而过敏性紫癜的腹痛虽剧烈,但压痛不固定,通过腹部体征和相关检查可鉴别。儿童急腹症的病因多样,与过敏性紫癜腹痛的鉴别要谨慎。
六、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急性期患儿需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减轻脏器受累。儿童需要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
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过敏原的患儿应避免再次接触相关过敏原。对于儿童,要仔细排查可能的过敏原,如食物、药物、环境因素等,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接触。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缓解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
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如维生素C、曲克芦丁等。维生素C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儿童使用维生素C一般是安全的,但也需注意剂量,按儿童的体重等情况合理给予。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如出现严重腹痛、关节肿痛、肾脏受累等情况,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谨慎,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等,要权衡利弊,根据病情合理应用。
免疫抑制剂:对于肾脏受累且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在儿童中需非常谨慎,因为其不良反应较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七、预后
大多数过敏性紫癜患儿预后良好,皮肤紫癜一般在数周内消退,不留后遗症。但肾脏受累的患儿预后差异较大,少数患儿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儿童患者的预后相对成人可能受生长发育等因素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早期发现肾脏受累并积极治疗的儿童,相比延误治疗的儿童,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