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出脓时一般处理包括局部清洁与引流;药物治疗有外用和口服抗生素;手术治疗有脓肿切开引流术和拔甲术;生活方式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刺激。
一、一般处理措施
1.局部清洁
首先要用生理盐水或过氧化氢溶液等清洁伤口周围皮肤,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清洁,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感染可能更难控制。
可以使用无菌棉球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出脓的甲沟炎部位,去除表面的脓性分泌物等。
2.局部引流
当甲沟炎出脓时,必要的引流是很重要的。如果脓肿较表浅,可使用无菌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轻轻刺破脓腔,让脓液流出。但操作要严格无菌,避免引入新的感染。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操作需格外谨慎,最好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引流时要密切观察是否有感染扩散等情况,因为这类患者感染扩散风险相对更高。
二、药物治疗辅助
1.外用抗生素
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药膏涂抹在出脓的甲沟炎部位。莫匹罗星对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有抗菌活性,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剂型的外用抗生素,避免误用。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前需咨询医生,因为不同药物对特殊人群的影响不同。
涂抹时要注意从脓肿周围向中心涂抹,保持局部药物覆盖。
2.口服抗生素
如果感染比较严重,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但需排除患者对头孢类药物过敏史)。不过口服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谨慎评估,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口服抗生素时要调整剂量,因为药物代谢可能受到影响。
三、手术治疗情况
1.脓肿切开引流术
当甲沟炎出脓且经上述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时会在脓肿处做适当切口,充分引流脓液。对于小儿患者,手术需在麻醉下进行,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保障患儿安全。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确保能耐受手术。手术后要加强伤口护理,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拔甲术
如果甲沟炎反复发作,或者感染累及甲床,可能需要考虑拔甲术。拔甲时要注意保护甲床,避免损伤甲床影响新甲生长。对于儿童患者,甲床较嫩,拔甲时更要轻柔操作。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拔甲前需纠正凝血功能,防止术中出血过多。拔甲后要定期换药,观察甲床恢复情况,等待新甲生长。
四、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足部或手部清洁干燥
对于足部甲沟炎出脓的患者,要穿透气的鞋子,避免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每天要清洗双脚,尤其是脚趾间,保持干燥。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儿童鞋,避免鞋子过紧导致脚部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甲沟炎情况。对于手部甲沟炎出脓的患者,要避免接触水过久,工作等需要接触水时可佩戴防水手套。
2.避免刺激
无论是足部还是手部的甲沟炎,都要避免挤压、搔抓出脓部位,防止感染扩散。儿童患者要注意看护,避免其搔抓出脓的甲沟炎部位。对于有咬指甲等不良习惯的儿童患者,要及时纠正,防止甲沟炎反复发生。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吸烟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不利于感染恢复,建议戒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