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人群易老中暑的原因:身体方面,汗腺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问题、代谢率较高等会影响散热;环境方面,高温高湿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不利于散热;生活方式上,水分摄入不足、缺乏防暑知识和防护措施易增加风险;特殊人群中,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老年人汗腺和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且常伴基础疾病、肥胖者散热困难,这些都使得相关人群易反复老中暑。
一、身体因素相关
(一)汗腺功能异常
人体汗腺的数量和功能状态会影响散热能力。部分人群可能存在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等情况,导致汗腺分泌汗液的量减少或汗液排出不畅,使得身体散热受阻,容易老中暑。例如,一些遗传性疾病可能会累及汗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加中暑的易感性。
(二)心血管系统问题
心血管功能不佳的人,其血液循环调节能力受限。当处于高温环境时,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将血液输送到体表以散热,但心血管功能异常者可能无法高效完成这一过程,导致外周循环障碍,影响散热,进而容易反复发生中暑。比如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出现中暑情况。
(三)代谢率较高
某些人群基础代谢率比常人高,比如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其身体代谢活动相对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或者是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能量消耗大,代谢产热多,在相同高温环境下,相对更容易因产热过多而老中暑。
二、环境因素相关
(一)高温高湿环境持续时间长
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例如夏季持续的闷热天气,人体散热主要依靠汗液蒸发,而高湿度环境会阻碍汗液的蒸发,使得热量难以散发出去,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就容易频繁发生中暑。
(二)环境通风不良
在一些通风状况差的场所,如密闭的车间、闷热的房间等,空气流通不畅,热量难以扩散,人体周围的热空气不断积聚,导致散热困难,从而增加了老中暑的风险。
三、生活方式因素相关
(一)水分摄入不足
日常生活中饮水过少,会导致身体水分缺乏,血液浓缩,影响血液循环和散热功能。例如,有些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反复出现中暑情况。
(二)缺乏防暑知识和防护措施
对防暑知识了解甚少的人,不懂得合理安排在高温时段的活动、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晒和降温措施等。比如在炎热天气里不戴帽子、不涂抹防晒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就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而老中暑。
四、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散热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儿童活泼好动,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时容易出汗过多且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他们可能不太懂得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所以相对更易老中暑。例如,在炎热的夏季,户外玩耍的儿童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防暑措施,就容易频繁发生中暑。
(二)老年人
老年人的皮肤汗腺萎缩,出汗功能减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进一步降低了身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得老年人成为老中暑的高发人群。比如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高温环境下血管调节功能变差,更易出现中暑相关问题。
(三)肥胖人群
肥胖者身体脂肪较多,而脂肪的导热性比肌肉等组织差,会阻碍热量散发。此外,肥胖人群的基础代谢率相对较高,在高温环境下需要散发更多热量,但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散热相对困难,所以较常人更容易反复发生中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