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常用清热解暑类中成药有藿香正气制剂和十滴水等,藿香正气制剂对暑湿感冒引起的中暑有作用但特殊人群用前需咨询医生,十滴水有健胃祛暑作用但含酒精的婴幼儿、孕妇禁用,非药物干预很重要需脱离高温环境、采取物理降温并补充水分,特殊人群中暑用药及注意事项不同,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药谨慎,孕妇非药物干预优先且用药需谨慎评估,老年人用药要考虑肝肾功能减退情况应及时就医由医生选择合适治疗方式。
一、中暑后常用药物
1.清热解暑类中成药
藿香正气制剂: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等。藿香正气制剂对于暑湿感冒引起的中暑有一定作用,其成分中的藿香、紫苏、白芷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研究表明,藿香正气制剂能够调节机体的胃肠功能,缓解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但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使用前需咨询医生,因为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不同,药物代谢等情况也有差异。例如,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耐受和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儿童健康造成影响。
十滴水:十滴水具有健胃、祛暑的作用,可用于因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不过,十滴水含有酒精成分,婴幼儿、孕妇禁用,因为婴幼儿的器官更娇嫩,酒精可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孕妇使用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
二、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性及方法
1.脱离高温环境
一旦发生中暑,首先要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如室内、树荫下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脱离高温环境的方式和速度可能需要调整。例如,对于老年人,转移时要缓慢,避免因体位突然改变导致头晕等不适加重;对于儿童,要轻柔地转移,确保其安全和舒适。
2.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对于儿童,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毛巾的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引起儿童不适甚至寒战,加重病情。也可以让患者使用风扇吹,但不要直接对着患者直吹,避免造成二次受凉。对于婴儿,可解开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但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补充水分:让患者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品,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对于有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补充水分需要谨慎,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例如,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体液过多,加重心脏的泵血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发作。
三、特殊人群中暑用药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中暑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等。在药物选择上要非常谨慎,一般不轻易使用成人的解暑药物。如果需要使用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儿童的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的肝脏对药物的解毒能力较弱,肾脏的排泄功能也不完善,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药物蓄积中毒。
2.孕妇
孕妇中暑后,非药物干预是首要的。在药物选择上要格外谨慎,很多解暑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藿香正气水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孕妇中暑时应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决定是否使用药物以及使用何种药物。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权衡中暑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以及药物的风险,选择最安全的处理方式。
3.老年人
老年人中暑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用药方面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使用清热解暑类中成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成分。例如十滴水含有酒精,老年人如果有肝脏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使用十滴水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老年人中暑后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其整体健康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包括是否使用药物以及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