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昏迷张嘴呼吸有痰可能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年龄致纤毛运动功能减退、有慢呼吸道病时分泌增,昏迷时吞咽反射弱致分泌物积聚)或气道梗阻(体位不当致气道扭曲、有肺部感染等病致黏膜充血水肿使气道狭窄),需保持气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用吸痰器吸痰且注意无菌等),就医检查需做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针对病因抗感染或改善呼吸功能,家属要冷静初步处理后速送医并提供病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一、可能的原因
(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年龄因素:老人的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减退,清除痰液的能力下降。如果老人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在病情变化时,气道黏膜分泌会增加,导致痰液生成增多。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气道长期受到炎症刺激,杯状细胞和黏液腺增生肥大,分泌大量黏液,从而使痰液增多。
意识障碍影响:老人昏迷时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法有效吞咽口腔和气道内的分泌物,使得痰液在气道内积聚。
(二)气道梗阻
体位因素:昏迷老人如果体位不当,比如头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屈,可能会导致气道扭曲,影响气流通过,同时也不利于痰液排出。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本身就存在气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的风险,昏迷状态下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疾病因素:老人可能患有肺部感染等疾病,炎症会导致气道黏膜充血、水肿,进一步使气道狭窄,影响通气,同时加重痰液的产生和潴留。比如肺部细菌感染时,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炎症介质,刺激气道分泌更多黏液,形成痰液阻塞气道。
二、紧急处理措施
(一)保持气道通畅
翻身拍背:定期为老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同时轻拍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往内拍击,利用振动促进痰液松动和排出。这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尤为重要,通过机械振动帮助痰液从小气道向大气道移动。
吸痰:如果痰液较多且无法自行排出,可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吸痰时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吸痰前要先给老人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不超过15秒。
三、进一步的医疗评估与处理
(一)就医检查
影像学检查:需要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了解肺部情况,看是否存在肺炎、肺不张等病变。胸部X线可以初步观察肺部纹理、有无渗出等情况,而CT检查对于肺部细微病变的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明确痰液潴留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如果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需要进一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同时,还可以进行血气分析,评估老人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状态,了解昏迷是否与呼吸功能不全导致的缺氧和酸碱失衡有关。
(二)针对病因治疗
抗感染治疗:如果明确是肺部感染引起的痰液增多和气道问题,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例如,对于细菌感染,可选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调整,以确保抗感染的有效性。
改善呼吸功能:如果老人存在呼吸衰竭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支持。机械通气可以帮助维持有效的通气和氧合,改善昏迷状况。对于昏迷老人,机械通气的模式选择和参数调节需要由专业的呼吸科医生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细调整。
四、特殊人群(老人)的温馨提示
老人昏迷张嘴呼吸有痰时,家属要保持冷静,按照上述方法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同时尽快送往医院就诊。在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老人气道通畅,继续采取翻身拍背等措施防止痰液进一步阻塞气道。要向医生详细提供老人的病史,包括既往慢性疾病史、近期健康状况变化等信息,以便医生快速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老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