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有症状和体征表现。症状上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及腰骶部疼痛;体征上宫颈有外观改变如糜烂样、肥大、息肉,阴道检查可见宫颈有脓性分泌物附着等。
一、症状表现
1.阴道分泌物增多
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会比正常情况增多,质地可呈乳白色黏液状,也可能是淡黄色脓性。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宫颈腺体,导致腺体分泌功能亢进。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局部的炎症细胞浸润会影响腺体的正常分泌平衡,使得分泌物量增多。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激素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分泌物增多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可能因雌激素相对较高,分泌物增多表现相对明显;而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也可能出现分泌物异常增多情况。
2.阴道异常出血
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可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这是比较常见的表现之一。其机制是炎症导致宫颈局部组织变得脆弱,性生活或检查时的机械刺激容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比如,有研究发现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表面的上皮组织在炎症影响下,完整性受到破坏,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降低,从而容易发生接触性出血。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若出现这种接触性出血情况,应高度警惕慢性宫颈炎的可能。
不规则阴道出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月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可能与炎症导致宫颈局部血管的稳定性下降有关,使得在非月经周期时也可能出现少量出血;绝经后女性本应无阴道出血情况,若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除了考虑慢性宫颈炎外,还需排除其他更严重的病变,但慢性宫颈炎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因为炎症长期刺激可能导致宫颈局部组织的异常血管形成等,从而引起出血。
3.腰骶部疼痛
炎症蔓延至盆腔结缔组织时,可出现腰骶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坠胀感,有的则可能较为明显。当炎症累及骶韧带时,刺激神经会导致腰骶部出现牵涉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由于盆腔血液循环相对不畅,炎症可能更容易蔓延至盆腔结缔组织,从而加重腰骶部疼痛的症状;而经常运动、盆腔血液循环较好的人,相对来说腰骶部疼痛可能没那么明显,但一旦发生慢性宫颈炎,仍可能出现该症状。
二、体征表现
1.宫颈外观改变
宫颈糜烂样改变:这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体征表现,宫颈表面呈红色病损,糜烂面边界与正常宫颈上皮界限清楚。过去曾认为宫颈糜烂是一种病理改变,但现在认为大部分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宫颈的生理性改变,但在慢性宫颈炎时这种柱状上皮异位可能会更加明显。不同年龄女性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情况可能不同,青春期、生育年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更容易出现柱状上皮异位,在慢性宫颈炎时这种异位可能表现得更为显著;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异位会回缩,此时若仍有宫颈糜烂样改变,需进一步排查其他病变。
宫颈肥大: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反复充血、水肿,腺体及间质增生,导致宫颈不同程度的肥大。宫颈肥大一般质地较硬,表面可能光滑或伴有糜烂等其他改变。年龄较大的女性,宫颈组织本身有一定的退变,在慢性宫颈炎刺激下更容易出现宫颈肥大;长期患有妇科炎症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女性,宫颈肥大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宫颈息肉:宫颈管黏膜局限性增生形成单个或多个带蒂的息肉,色红、质软而脆,易出血。息肉大小不一,小的仅几毫米,大的可达到数厘米。宫颈息肉的形成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管黏膜有关,使得黏膜过度增生,突出于宫颈外口形成息肉。任何年龄的女性都可能发生宫颈息肉,但生育年龄女性相对更为常见,因为此阶段女性激素水平相对活跃,炎症刺激更容易导致这种黏膜增生情况。
2.阴道检查时的表现
在进行阴道窥器检查时,可见宫颈有脓性分泌物附着,擦拭后宫颈表面可能有出血点等表现。通过阴道镜等进一步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宫颈局部的细微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慢性宫颈炎的诊断以及与其他宫颈病变的鉴别。例如,阴道镜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宫颈糜烂样改变的程度、宫颈息肉的具体形态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详细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