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有遗传、雄激素水平、头皮油脂分泌过多等引起原因,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那雄胺、米诺地尔)、毛发移植术、生活方式调整(作息、压力、饮食)、头皮护理,儿童脂溢性脱发需谨慎处理,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脂溢性脱发药物治疗谨慎,多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脂溢性脱发的引起原因
(一)遗传因素
脂溢性脱发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脂溢性脱发的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研究表明,相关基因会影响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等,从而导致脱发的发生。例如,雄激素受体基因的某些变异可能与脂溢性脱发的易感性相关,这种遗传因素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可能起作用,但在男性中更为常见和明显。
(二)雄激素水平
雄激素中的双氢睾酮(DHT)在脂溢性脱发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常情况下,睾酮会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DHT,而头皮上的毛囊对DHT较为敏感,当DHT水平升高时,会使毛囊微小化,生长期缩短,头发逐渐变细、变软,最终导致脱发。男性体内雄激素分泌相对较多,所以男性脂溢性脱发的发生率高于女性,但女性在某些生理状态下,如更年期等,雄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引发脂溢性脱发。
(三)头皮油脂分泌过多
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头皮油脂分泌过多,过多的油脂会堵塞毛囊,影响毛囊的正常代谢和毛发的生长。油脂中的一些成分还可能刺激毛囊周围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毛囊的损伤,促进脱发的发展。
(四)其他因素
1.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雄激素水平失衡等,从而诱发或加重脂溢性脱发。例如,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体内分泌应激激素,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
2.饮食因素:高糖、高脂饮食可能会影响油脂的分泌,从而对脂溢性脱发产生影响。过多摄入这类食物可能导致皮脂腺分泌亢进,加重头皮油脂的堆积。
3.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毛囊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脂溢性脱发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较为常见,但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二、脂溢性脱发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1.非那雄胺:适用于男性脂溢性脱发患者,它可以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DHT的生成,从而延缓脱发的进展,促进头发的再生,但女性一般不建议使用,因为可能会引起胎儿的性别发育异常等问题。
2.米诺地尔: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脂溢性脱发患者都可以使用,它可以刺激毛囊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毛囊的血液供应,促进毛发生长。一般需要连续使用3-6个月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二)毛发移植术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脱发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毛发移植术。该手术是将后枕部健康的毛囊提取出来,经过特殊处理后移植到脱发区域,使其重新生长毛发。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情况后才能进行。
(三)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的稳定,对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2.缓解精神压力: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冥想、瑜伽等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减轻精神紧张,改善身体的内分泌状态。
3.调整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头皮毛囊的健康。
(四)头皮护理
选择适合油性头皮的洗发水,定期清洁头皮,保持头皮的清洁卫生,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头皮的正常屏障功能。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美发产品,减少对头皮和毛囊的损伤。
对于儿童脂溢性脱发,相对较为少见,若出现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儿童脂溢性脱发可能与先天性因素、营养不良等有关,一般首先考虑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尤其是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如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等。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脂溢性脱发,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脂溢性脱发患者,药物治疗需要特别谨慎,一般优先考虑生活方式调整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等,因为很多治疗脂溢性脱发的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