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需从多方面着手,日常要定时适量饮水,儿童、高温环境工作活动人群饮水有别;着装要轻薄宽松浅色,儿童老人着装各有注意;要避开高温时段活动,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病老人需特别留意;保持室内凉爽可用电扇空调等并注意相关细节;加强防晒要使用合适防晒用品,儿童老人防晒更细致;还要关注高危人群健康状况,对患有基础疾病者、儿童、老年人分别留意其身体指标等情况。
一、补充水分
具体做法:
日常应定时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成年人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可以分多次饮用,每次饮用100-200毫升左右。例如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上午、下午各安排几个固定时间喝水。
对于儿童,由于其新陈代谢较快且体温调节功能相对不完善,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摄入100-150毫升水,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活动量适当调整。比如年龄较小的幼儿,可每隔1-2小时喂一次水,每次喂10-30毫升不等。
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如户外劳动者、运动员等,除了日常饮水外,还需要额外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运动饮料,以补充因大量出汗丢失的钠、钾等电解质。一般每小时可饮用500-1000毫升运动饮料,但要注意适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合理着装
具体做法:
穿着轻薄、宽松、浅色的衣物,如棉质、亚麻质地的衣服。浅色衣物可以反射阳光,减少热量吸收,而棉质、亚麻等天然纤维的衣物透气性好,有助于汗液蒸发,降低体温。例如夏季外出时选择白色、浅蓝色等浅色的短袖衬衫和宽松的长裤。
儿童的衣物选择要更加注重舒适性和透气性,应选择柔软、宽松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化纤类衣服。同时,儿童的帽子也很重要,可选择宽边的遮阳帽,既能遮挡阳光照射头部,又能通风散热。
老年人皮肤较为松弛,汗腺功能减退,在选择衣物时同样要以宽松、透气、浅色为主,并且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的同时保证身体散热良好。
三、避开高温时段活动
具体做法:
了解一天中的高温时段,一般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应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在高温时段外出,如工作需要,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开最热的时段,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到阴凉处休息。
儿童由于身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更要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游玩或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天气炎热,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带孩子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散步等。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等,高温时段外出风险更高,应尽量减少高温时段的外出,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并携带必要的防暑物品。
四、保持室内凉爽
具体做法:
可以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将室内温度调节在26-28℃左右较为适宜。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定期清洁空调滤网,避免滋生细菌和灰尘影响空气质量。电扇可以加速空气流通,帮助人体散热,但要注意不要对着身体直吹,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以免引起感冒等问题。
对于儿童房间,要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同时要确保空气流通,但避免风口直接对着孩子。可以使用蚊帐等避免蚊虫叮咬,同时又能保证空气在一定程度上的流通。
老年人居住的房间温度也应保持适宜,并且要注意室内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过于干燥或潮湿都不利于健康。
五、加强防晒
具体做法:
使用防晒霜、遮阳伞、太阳镜等防晒用品。选择防晒指数(SPF)适宜的防晒霜,一般SPF30-50的防晒霜即可满足日常防晒需求,在外出前15-30分钟涂抹于暴露的皮肤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臂等。遮阳伞应选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较高的,一般UPF50+的遮阳伞防晒效果较好。太阳镜要选择能有效阻挡紫外线的款式,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儿童的皮肤更加娇嫩,防晒措施要更加细致。应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防晒霜,避免使用成人防晒霜可能引起的刺激。同时,除了上述防晒用品外,还可以给儿童佩戴防晒口罩等,全方位保护皮肤。
老年人的皮肤老化,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下降,更要注重防晒。可以选择宽边的遮阳帽、防晒衣等,同时在外出时尽量靠近建筑物的阴影处行走。
六、关注高危人群健康状况
具体做法: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要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定期测量体温、血压等指标。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避免因中暑导致血糖波动过大,高血压患者要防止因高温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而发生危险。
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和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中暑影响,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烦躁不安、体温异常升高等中暑先兆,要及时采取措施。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中暑后恢复能力较差,家属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照顾,定期陪伴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其健康状况,在高温天气时多关心老年人是否有不适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送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