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中暑需从多方面进行调整,包括保持室内外适宜环境、保证水分充足摄入、选择合适衣着、合理安排作息,且儿童、老年人、孕妇、肥胖人群等特殊人群有各自预防重点。室内保持通风、适宜温度,户外选凉爽时段并做好防晒;日常足量饮水,避免特殊饮品;穿轻薄透气浅色衣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高温时段剧烈运动;儿童关注体温等,老年人待室内、定时饮水等,孕妇防高温、保水分,肥胖人群控温、选合适运动。
一、环境调整预防
1.室内环境: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可使用电扇、空调等设备调节温度,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6~28℃左右,这样能有效降低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热负荷。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等,更要注意室内温度的适宜性,因为他们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较差,过高的室内温度可能会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儿童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室内温度也需保持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导致身体不适引发中暑风险。
2.户外环境:在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若必须外出,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段进行。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佩戴宽边帽子、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防止阳光直射导致体温迅速升高。同时,要留意户外是否有遮阳的场所,如大树下、遮阳棚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及时躲避高温。
二、水分补充
1.日常饮水:每天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可以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口渴往往是身体已经缺水的信号。对于从事高温作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由于出汗较多,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可在水中少量添加盐分,以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但盐分不宜添加过多,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儿童的新陈代谢较快,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家长应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老年人的口渴感觉可能不明显,所以家属要提醒老年人定时饮水,避免脱水。
2.避免饮用特殊饮品:应避免大量饮用含糖饮料、酒精饮品等,这些饮品可能会导致身体失水加重。含糖饮料会引起血糖波动,影响身体的水分代谢;酒精饮品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排尿增加,进一步加重脱水风险。
三、衣着选择
1.服装材质:穿着轻薄、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棉质衣物吸湿性好,能帮助汗液蒸发,保持身体干爽。例如选择棉质的短袖、短裤等。对于儿童,要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服装,避免穿着化纤材质的衣物,化纤材质不透气,容易导致儿童皮肤闷热,增加中暑的可能性。老年人的皮肤较为敏感,也应选择棉质等舒适透气的衣物。
2.服装颜色:尽量选择浅色的衣物,浅色衣物反射阳光的能力较强,能减少热量的吸收,相比深色衣物更能帮助身体保持凉爽。如白色、浅蓝色等颜色的衣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合理作息
1.休息安排:保证充足的睡眠,夜间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体力,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高温天气下,中午适当安排午休,午休时间可控制在30分钟~1小时左右,让身体得到短暂的休息,缓解疲劳,降低中暑的发生几率。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更多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应在12~14小时左右,且要保证午休时间。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可能相对较差,可通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来保证充足的睡眠。
2.活动强度: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此时气温较高,人体更容易中暑。如果需要进行运动,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段,且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可选择散步、瑜伽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以免因运动不当引发中暑等并发症。
五、特殊人群预防重点
1.儿童: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家长要时刻关注儿童的体温和出汗情况,在高温天气避免儿童长时间待在户外,若在户外要及时为儿童补充水分,穿着合适的衣物。同时,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要注意防晒,可选择儿童专用的防晒霜等产品。
2.老年人:老年人的各器官功能衰退,对高温的耐受性降低,容易发生中暑。老年人应尽量待在室内凉爽的环境中,避免单独外出。家属要关心老年人的饮水情况,帮助老年人定时饮水。如果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帕金森病等,更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呼吸功能或活动能力,增加中暑的风险。
3.孕妇:孕妇在高温天气下更容易中暑,因为孕妇的基础代谢率较高,体温也相对较高。孕妇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及时就医。
4.肥胖人群:肥胖人群的体脂较多,会影响身体散热,更容易发生中暑。肥胖人群应注意控制室内温度,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活动。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应选择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如游泳等,既能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又能减少身体的散热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