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牛皮癣是常见慢性炎症性多基因遗传皮肤病,由多种激发因素诱发,临床表现有皮肤损害特点及好发部位,发病机制涉及免疫、遗传、环境因素,诊断靠临床表现、病史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并需与脂溢性皮炎等鉴别,对不同人群有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儿童患者要避免滥用药物、注意皮肤护理和心理支持,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健康状况、注意皮肤保湿和药物相互作用,女性患者妊娠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变化要咨询医生等,男性患者要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缓解压力并遵医嘱用药。
一、定义
寻常型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属于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可由多种激发因素,如创伤、感染、药物等诱发。
二、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特点
初发皮疹:多为炎性红色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可逐渐扩大融合成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
皮疹形态多样:急性期皮疹多呈点滴状,鲜红色,瘙痒较著。静止期皮疹常为斑块状或地图状等。消退期皮疹常呈环状、半环状。少数皮疹上的鳞屑较厚,有时堆积如壳蛎状。
2.好发部位: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呈对称性分布。
三、发病机制
1.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是寻常型牛皮癣发病的重要机制。T淋巴细胞在病变皮肤中异常活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7等,这些细胞因子参与了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炎症反应,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表皮更替时间缩短,从而出现银屑病的皮肤表现。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寻常型牛皮癣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与寻常型牛皮癣的易感性相关。如果家族中有寻常型牛皮癣患者,那么亲属患病的风险会增加。例如,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与寻常型牛皮癣的发病密切相关。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寻常型牛皮癣。感染(如链球菌感染)是常见的诱发因素,链球菌感染可引起体内的免疫反应,从而触发或加重牛皮癣皮疹。此外,精神紧张、外伤、手术、妊娠、吸烟、饮酒等也可能对寻常型牛皮癣的发病和病情产生影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病史以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典型的皮肤表现结合病史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水肿向上延伸,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等特征性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2.鉴别诊断
脂溢性皮炎:损害多呈边界不清的黄红色毛囊丘疹,上覆油腻性糠状鳞屑。好发于头皮、胸、背、腋窝等皮脂腺丰富部位。
玫瑰糠疹: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皮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表面有细小鳞屑,常有母斑。
扁平苔藓:皮疹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ham纹,黏膜常受累,组织病理有特征性改变。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影响:儿童寻常型牛皮癣的临床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一般起病较急,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皮疹往往更广泛。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疾病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因皮肤外观改变而产生自卑心理等。
注意事项:儿童患者应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一些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外伤和感染。家长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儿童正确面对疾病。
2.老年患者
影响:老年寻常型牛皮癣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复发或加重。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可能会对这些基础疾病产生一定影响,或者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可能与牛皮癣的治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在治疗时要考虑到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法。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因为老年皮肤本身较为干燥,保湿有助于减轻鳞屑和瘙痒等症状。同时,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在使用药物时要谨慎,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女性患者
影响:女性寻常型牛皮癣患者在妊娠、月经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会发生变化。妊娠期间,部分患者病情可能会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会加重或复发。月经周期也可能对病情产生一定影响。
注意事项:女性患者在妊娠前应咨询医生,了解妊娠期间牛皮癣病情变化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在月经期间,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在选择化妆品等皮肤外用产品时,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避免对皮肤造成不良刺激。
4.男性患者
影响:男性寻常型牛皮癣患者的发病可能与生活方式因素关系较为密切,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对病情产生影响。一些男性患者可能因疾病影响外观而在社交、工作等方面产生心理压力。
注意事项:男性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可能会加重病情。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需要使用一些可能影响病情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