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出血疼可能由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直肠癌等引起的。

1.痔疮
久坐、便秘、妊娠等因素易引发痔疮,导致肛门出血疼。比如长期久坐会使肛门部位血液循环不畅,增加痔疮发生风险。内痔可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但也有部分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疼痛,外痔则多有疼痛伴便血,便血颜色鲜红,可在便后滴沥而下或手纸上有血迹。
2.肛裂
便秘时干硬粪便撑裂肛管黏膜可引发肛裂,多见于年轻人及儿童等人群,儿童因肛门括约肌较薄弱,便秘时更易出现肛裂。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剧痛,便后有短暂缓解,随后又出现长时间疼痛,同时伴有便血,便血颜色鲜红,量一般较少。
3.肛周脓肿
肛腺感染是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更易患肛周脓肿。肛门周围出现肿块,伴有红肿热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也可出现肛门出血情况。
4.直肠息肉
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等可导致直肠息肉,青少年及中老年均可发病。息肉较大时可出现便血,一般为无痛性便血,血色鲜红,有时会有息肉脱出肛门外,若息肉发炎则可能伴有疼痛。
5.直肠癌
与饮食、遗传、肠道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相关,中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便血,多为暗红色血便,伴有黏液,还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肛门坠胀感、疼痛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