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可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初期(甲沟周围轻度红、肿、热、痛,无明显化脓)和化脓期(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炎症可蔓延);按病理改变分为单纯性甲沟炎(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嵌甲型甲沟炎(指甲侧缘嵌入甲沟致局部炎症反应等)、真菌性甲沟炎(由真菌感染引起,有相应炎症细胞浸润及真菌菌丝或孢子)。
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分期
1.初期
表现:甲沟炎初期时,主要是甲沟周围组织出现轻度的红、肿、热、痛症状,一般无明显的化脓表现。此时炎症局限在甲沟的一侧或甲根部,感染尚未波及整个甲沟区域,甲周组织的炎性反应较轻,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不适感,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例如,长期从事手部劳动,频繁接触水或刺激性物质的人群,如厨师、洗衣工等,更容易在初期出现甲沟炎表现,由于手部经常处于潮湿等环境,细菌容易在甲沟周围滋生,引发初期的炎症反应。
2.化脓期
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感染进一步加重,甲沟周围组织会出现化脓现象。此时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可看到甲沟周围有黄色或白色的脓性分泌物。炎症可能已经蔓延到整个甲沟区域,甚至可能向甲下蔓延,形成甲下脓肿。患者会明显感觉到疼痛加重,影响手部的正常活动,比如抓握物品等动作会受到限制。在儿童中,由于手部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好动,容易导致甲沟受伤后感染加重,更易进入化脓期。例如,儿童玩耍时不小心抓伤甲沟部位,若未及时清洁处理,就可能迅速发展到化脓期。
二、根据病理改变的分型
1.单纯性甲沟炎
病理特点:主要是甲沟周围组织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急性单纯性甲沟炎多是由于局部受到外伤、刺伤、擦伤等,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侵入甲沟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病理表现为甲沟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慢性单纯性甲沟炎则往往是由于长期的慢性刺激,如反复接触水、洗涤剂、化学物质等,导致甲沟周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细菌持续感染,炎症呈慢性过程,甲沟周围组织表现为慢性增生、肥厚,皮肤纹理增粗等。例如,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如水产养殖户,手部经常接触水和水产品,容易患慢性单纯性甲沟炎,其甲沟周围组织长期处于炎症刺激下,逐渐出现慢性增生改变。
2.嵌甲型甲沟炎
病理特点:主要是由于指甲生长异常,如指甲侧缘嵌入甲沟周围组织,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指甲嵌入甲沟后,会不断刺激甲沟周围的软组织,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疼痛,甚至继发感染。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化脓、肉芽组织增生等情况。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一些指甲修剪不当的青少年,指甲修剪过短或过深,容易导致指甲侧缘嵌入甲沟。比如,有些青少年为了追求美观,将指甲修剪得过短,使得指甲侧缘向甲沟内生长,从而引发嵌甲型甲沟炎,病理上可见指甲侧缘与甲沟周围组织紧密接触,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增生。
3.真菌性甲沟炎
病理特点: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甲沟炎。常见的真菌有皮肤癣菌等。真菌侵入甲沟周围组织后,会在局部生长繁殖,引起炎症反应。病理表现为甲沟周围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为主,同时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在甲沟周围组织中。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患真菌性甲沟炎。例如,糖尿病患者手部皮肤的抵抗力下降,若有轻微的甲沟损伤,就容易被真菌感染,其病理改变中真菌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甲沟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可能相对特殊,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甲沟炎在病理表现上有一定区别,真菌性甲沟炎的炎症浸润细胞类型和组织学改变有其自身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