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安装防蚊设施,个人防护要在蚊虫频繁时段穿着合适衣物、使用含有效成分的驱蚊产品(注意特殊人群使用),要清除家庭和社区积水等蚊虫滋生地,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要及时就医且有到流行地区经历要监测自身健康状况。
一、环境管理
1.居住环境清洁: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定期清扫房间,清除蚊虫滋生的积水等。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要特别注意孩子活动区域的清洁,因为儿童更易接触到蚊虫,孩子的玩具、衣物等要放置在干净、干燥且不易积尘积水的地方。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注重居住环境的清洁,良好的环境有助于降低蚊虫叮咬的机会,减少登革热感染风险。
2.安装防蚊设施:在窗户、门等部位安装纱窗、纱门,这是简单有效的防蚊措施。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纱窗和纱门的安装要确保无破损,以防止蚊虫进入室内。比如儿童房的窗户和门都要安装合适的纱窗纱门,保障孩子在室内活动时不受蚊虫干扰;对于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同样要检查纱窗纱门的完好性,避免因纱窗纱门破损导致蚊虫进入引发登革热感染。
二、个人防护
1.穿着防护: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时段,如清晨和傍晚,尽量穿着长袖衣物、长裤,选择浅色的衣物,因为蚊虫相对更倾向于叮咬深色衣物。对于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穿着的选择有所不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更适合穿着宽松、透气且长袖长裤的棉质衣物,既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又能保持舒适;女性可以选择一些轻薄且带有防蚊功能的衣物,在美观的同时起到防护作用;男性则可以选择合适的长袖衬衫和长裤来进行防护。
2.使用驱蚊产品: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但要注意,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应选择含避蚊胺浓度较低的驱蚊产品,或者使用物理驱蚊方法,如佩戴驱蚊手环等。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在使用驱蚊产品时,要先了解自身对驱蚊产品成分是否过敏等情况,避免因使用不当引发身体不适。例如患有皮肤过敏病史的人群,在选择驱蚊产品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
三、清除蚊虫滋生地
1.家庭积水清理:定期检查家中花盆托盘、水桶、水缸等容器,及时倒掉积水,避免积水留存。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孩子的玩具水池等也要定期清理积水。对于老年人居住的家庭,要帮助他们检查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老旧的水缸等,提醒他们及时清理积水。因为这些积水是蚊虫繁殖的温床,清除积水能有效减少蚊虫数量。
2.社区环境维护:社区管理部门要定期清理公共区域的积水,如下水道、社区内的各种积水容器等。对于不同年龄层的社区居民,社区的环境维护都很重要。儿童在社区内活动时,干净整洁无积水的环境能保障他们的健康;老年人在社区内散步等活动时,也能减少接触蚊虫的机会。有基础病史的社区居民更依赖社区良好的环境来降低登革热感染风险。
四、及时就医与监测
1.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等疑似登革热的症状,无论年龄、性别,都要及时就医。对于儿童,要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因为儿童对疾病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要尽快带孩子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的老年人,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时更要重视,及时就医可以避免延误病情,因为这些人群感染登革热后可能病情发展较快。
2.接触史监测:如果有到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经历,要密切监测自身健康状况。不同年龄的人群在旅行归来后都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儿童在旅行后要注意休息,观察是否有发热等症状;老年人在旅行归来后,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排查是否感染登革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