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人群不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眼部条件不满足者,包括角膜厚度不足、有活动性病变等;全身状况不佳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孕期和哺乳期女性;不符合年龄要求者,未满18周岁或年龄过大者;术后效果可能不理想者,近视度数过高或过低不稳定、散光度数过高者;生活工作环境不允许者,经常从事剧烈运动者、长期在高海拔高粉尘等特殊环境工作者。
一、眼部条件不满足者
角膜厚度不足:近视手术通常需要切削一定厚度的角膜来矫正视力,如果角膜过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比如圆锥角膜等。一般来说,准分子激光手术要求角膜厚度至少达到450-500μm以上,飞秒激光手术对角膜厚度的要求相对稍低,但也有一定范围限制。例如,对于一些角膜厚度相对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就不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
眼部有活动性病变:如患有活动性角膜炎(如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等)、急性结膜炎、泪囊炎等眼部炎症性疾病时进行手术,可能会导致炎症扩散,加重病情,还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另外,患有青光眼、眼底病变等其他眼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也不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因为这些病变可能会干扰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视力的稳定。
二、全身状况不佳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活跃状态,进行近视眼手术可能会影响手术创口的愈合,增加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且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对眼部组织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不利于术后视力的长期稳定。
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进行近视眼手术可能会因为身体的生理变化而影响手术效果,同时手术使用的一些药物(虽然近视眼手术一般局部用药,但孕期用药仍需谨慎评估)也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哺乳期女性进行手术,术后使用的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婴儿健康造成未知影响,所以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通常不建议进行近视眼手术。
三、不符合年龄要求者
未满18周岁: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眼球还处于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还会不断变化。如果过早进行近视眼手术,术后随着眼球的发育,近视有可能会复发。一般建议等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再考虑是否进行近视眼手术,所以未满18周岁的人群通常不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
年龄过大者:随着年龄增长,眼部会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比如晶状体弹性下降、玻璃体混浊等,同时眼部的调节功能也会减退,可能会出现老花眼等问题。而且年龄较大的人群进行近视眼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相对增加,手术效果也可能不如年轻人理想,所以一般超过一定年龄(如60岁以上)也不太适合进行常规的近视眼手术。
四、术后效果可能不理想者
近视度数过高或过低不稳定: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患者进行近视眼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矫正效果可能不如中低度近视患者理想。另外,如果近视度数不稳定,每年近视度数增长超过50度以上,即使进行了手术,术后近视度数仍有可能再次增长,导致手术效果不佳。
散光度数过高:一般来说,散光度数过高(超过600度)进行近视眼手术时,手术的矫正难度较大,术后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视力矫正效果,并且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五、生活工作环境不允许者
经常从事剧烈运动者:如果患者经常从事如拳击、跳水、足球等剧烈运动,眼部受到外伤的风险较高。近视眼手术后,眼部组织的抵抗力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所下降,一旦眼部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视网膜脱离等。所以这类经常从事剧烈运动的人群不太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
长期在高海拔、高粉尘等特殊环境工作者:高海拔地区气压变化较大,高粉尘环境容易导致眼部进入粉尘等异物,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近视眼手术后的恢复以及眼部健康。例如,在高海拔地区,气压的变化可能会对眼部组织产生一定影响,而高粉尘环境则增加了眼部感染的风险,所以这类特殊工作环境的人群不适合轻易选择近视眼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