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预后受分子生物学因素(费城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克隆进化)、临床分期(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影响,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分子生物学缓解率(深度分子生物学缓解)是预后评估指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第一代伊马替尼、第二代达沙替尼等、第三代普纳替尼)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预后有不同影响,各治疗手段在不同人群中需考虑不良反应及预后差异。
一、影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因素
(一)分子生物学因素
1.费城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
费城染色体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特征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几乎所有CML患者都存在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表达的p210蛋白具有持续活化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驱动白血病细胞增殖。早期研究显示,BCR-ABL融合基因的转录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高负荷的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往往提示预后较差,例如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与ABL基因转录本的比值(BCR-ABL/ABL),比值越高,患者复发风险越高,总体生存率可能越低。
2.克隆进化
在疾病进展过程中,CML患者可能出现克隆进化,即出现额外的染色体异常。例如,出现17p缺失、i(17q)、+8等染色体异常时,往往提示疾病向加速期或急变期转化,预后明显变差。克隆进化会导致白血病细胞对治疗的耐药性增加,增殖失控更加明显,患者的生存时间会显著缩短。
(二)临床分期
1.慢性期
慢性期是CML的初始阶段,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主要以成熟和幼稚粒细胞为主,骨髓中粒细胞系显著增生。此阶段患者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效果较好,生存率较高。例如,第一代TKI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CML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5%-90%左右。患者的生活方式对慢性期的预后也有一定影响,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维持患者的一般状况,从而间接影响预后。
2.加速期
加速期的特点是病情逐渐恶化,出现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不明原因的贫血加重等表现,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10%-19%。此阶段患者对TKI治疗的反应下降,预后明显不如慢性期。加速期患者的病史中如果有疾病进展较快的情况,往往提示预后更差。特殊人群如老年加速期CML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对治疗的耐受性更差,预后相对更差。
3.急变期
急变期是CML的终末期,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粒细胞≥20%,或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此阶段患者预后极差,多数患者在数月内死亡。急变期患者的年龄较大时,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往往无法耐受强烈的化疗等治疗,预后更差;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等,也会进一步影响预后。
二、预后评估的相关指标
(一)细胞遗传学缓解率
1.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来评估,达到CCyR是指骨髓中费城染色体阳性的细胞<5%。达到CCyR的患者预后较好,研究表明,获得CCyR的CML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高。例如,伊马替尼治疗后获得CCyR的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都明显长于未达到CCyR的患者。
2.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
指费城染色体阳性的细胞减少至35%-95%。MCyR也是预后良好的指标之一,达到MCyR的患者相比未达到该缓解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降低,生存时间更长。
(二)分子生物学缓解率
1.深度分子生物学缓解
包括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和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MR)。MMR定义为BCR-ABL/ABL≤0.1%,CMR定义为BCR-ABL/ABL<0.01%。深度分子生物学缓解与更好的预后相关。研究发现,达到CMR的患者复发风险极低,总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例如,长期维持CMR的患者,其10年总生存率可接近非CML人群的生存率。不同年龄的患者,达到深度分子生物学缓解的概率和预后影响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往往更容易达到深度分子生物学缓解,预后相对更好;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药物代谢差异等因素,达到深度缓解的难度相对较大,但一旦达到,预后也会明显改善。
三、不同治疗手段对预后的影响
(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1.第一代TKI伊马替尼
对于慢性期CML患者,伊马替尼是标准治疗药物。初始治疗时,慢性期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多数能获得较好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缓解,从而改善预后。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耐药、不耐受等情况。在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使用伊马替尼时需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等,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儿童患者使用伊马替尼需要严格按照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并且要关注长期使用对生长发育等的影响。
2.第二代TKI
如达沙替尼、尼罗替尼等。第二代TKI相比伊马替尼具有更强的激酶活性和更广的激酶抑制谱,对于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效果更好。在预后方面,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加速期或急变期CML患者,使用第二代TKI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病情,延长生存时间。但第二代TKI也有其不良反应特点,如达沙替尼可能引起体液潴留、尼罗替尼可能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等,在不同年龄和基础疾病的患者中需要谨慎使用。例如,老年患者如果存在心脏基础疾病,使用尼罗替尼时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儿童患者使用第二代TKI时要特别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生殖系统等的潜在影响。
3.第三代TKI
如普纳替尼等,主要用于对前两代TKI耐药的CML患者。第三代TKI虽然能有效治疗耐药患者,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如动脉闭塞事件等风险增加。在预后评估中,使用第三代TKI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血管等系统的不良反应,特殊人群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时要权衡利弊。
(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1.适用于预后较差的患者
对于年轻、有合适供者的CML患者,尤其是加速期、急变期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治愈CML的方法。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存在较高的移植相关并发症风险,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等。在预后方面,移植成功的患者长期生存率较高,但移植相关死亡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风险更高,因为机体对移植的耐受性更差,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更高。儿童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要充分考虑移植相关的长期影响,如生长发育、性腺功能等,需要在移植前、后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并减少远期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