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外观为肤色或白色小丘疹且无明显开口,因毛囊口角化过度、雄激素水平升高等形成,好发于面部等,一般不建议挤压,可使用含特定成分护肤品或遵医嘱用药,要规律作息、调整饮食;黑头粉刺叫开放性粉刺,外观为黑色或深色小丘疹有明显黑色“小头”,与毛囊口角化过度等有关,常见于T区,清洁皮肤、定期去角质等可预防处理,严重的可遵医嘱用药,不同年龄人群处理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外观表现
白头粉刺:又称为闭合性粉刺,是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与外界不相通,形成的闭合性丘疹。外观表现为肤色或白色的小丘疹,直径一般较小,约1毫米左右,表面看起来比较光滑,没有明显的开口。
黑头粉刺:也叫开放性粉刺,是毛囊皮脂腺内被角化物和皮脂堵塞,同时开口处与外界相通,氧化后形成黑色的顶端。外观为黑色或深色的小丘疹,直径通常比白头粉刺稍大,可看到明显的黑色“小头”,是氧化的皮脂栓。
二、形成原因
白头粉刺:主要是由于毛囊口角化过度,导致毛囊口变小、堵塞,皮脂无法正常排出,逐渐堆积形成。遗传因素可能影响皮肤的角化过程,使得一些人更容易出现毛囊口角化异常,从而引发白头粉刺;雄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皮脂腺分泌增加,若同时伴有毛囊口角化异常,就容易形成白头粉刺,这种情况在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旺盛的人群中较为常见;饮食因素如高糖、高脂肪饮食,会促进皮脂腺分泌更多皮脂,增加白头粉刺形成的风险;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内分泌平衡,导致白头粉刺产生。
黑头粉刺:同样与毛囊口角化过度、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当毛囊口堵塞后,皮脂在毛囊内积聚,同时毛囊口与外界相通,空气中的氧气使皮脂中的脂质氧化,从而形成黑头。此外,皮肤清洁不彻底,污垢、灰尘等容易堵塞毛囊口,也会促进黑头粉刺的形成;紫外线照射会损伤皮肤,导致皮肤代谢异常,可能增加黑头粉刺的发生几率;年龄因素上,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新陈代谢逐渐减慢,也可能使黑头粉刺更容易出现。
三、好发部位
白头粉刺:好发于面部,尤其是额头、脸颊、下巴等部位,此外,胸背部皮脂腺丰富的区域也可能出现白头粉刺。在青春期人群中,面部是白头粉刺的高发部位,这与面部皮脂腺分布密集有关。
黑头粉刺:常见于T区,即额头、鼻子、下巴等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皮脂腺分泌相对旺盛,毛囊口更容易堵塞和氧化形成黑头。
四、处理与预防措施
白头粉刺:一般不建议用手挤压,以免引起感染和炎症后色素沉着、瘢痕等。可以使用含有水杨酸、果酸等成分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角质代谢,疏通毛囊口。例如,水杨酸具有脂溶性,能够深入毛孔,溶解角质栓,帮助改善白头粉刺。对于较严重的白头粉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类药物,如维A酸乳膏等,但孕妇禁用维A酸类药物,因为它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在生活方式上,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黑头粉刺:清洁皮肤是预防和处理黑头粉刺的重要措施,可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早晚清洁面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以免损伤皮肤屏障。定期去角质也有助于去除皮肤表面老化的角质细胞,减少毛囊口堵塞的机会。例如,每周1-2次使用含有果酸、水杨酸的去角质产品。对于黑头粉刺,也可以使用鼻贴等产品,但使用鼻贴时要注意方法,避免过度拉扯皮肤导致皮肤损伤。严重的黑头粉刺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同样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等。在防晒方面,T区皮肤要注意做好防晒,因为紫外线会影响皮肤状态,加重黑头粉刺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皮肤娇嫩,一般不建议使用去角质产品和强效的维A酸类药物,应以温和清洁为主;成年人可根据皮肤状况合理选择护肤品和治疗方法;老年人皮肤代谢缓慢,处理黑头粉刺时要更加轻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