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肥大(BPH)治疗需个体化,结合症状、前列腺体积、并发症风险及患者意愿综合决策,具体方案如下:观察等待适用于轻度症状或无症状患者,需定期复查及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针对中重度症状或观察等待无效者,有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及联合治疗,需注意各自不良反应;手术治疗针对药物治疗无效或并发症高危者,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激光手术及开放前列腺摘除术,各有适应症与风险;特殊人群如老年、合并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患者有相应治疗建议;长期随访与管理包括症状复发处理、并发症预防及心理支持。建议所有患者定期至泌尿外科复诊,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延误手术时机。
一、观察等待(适用于轻度症状或无症状患者)
1.适用人群: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7分、无并发症、无排尿困难或残余尿量<50ml的患者。
2.监测内容:建议每6~12个月复查IPSS评分、尿流率及残余尿量,若出现急性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需及时调整方案。
3.生活方式干预:限制夜间液体摄入、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定期盆底肌训练可缓解轻度症状。
二、药物治疗(中重度症状或观察等待无效者)
1.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患者,可快速改善排尿困难。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尤其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监测血压。
2.5α还原酶抑制剂:适用于前列腺体积>30ml的患者,长期使用(6~12个月)可缩小前列腺体积并降低急性尿潴留风险。需注意性功能障碍、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可能复发。
3.联合治疗:α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用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大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显著改善IPSS评分并减少手术需求。
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并发症高危者)
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为金标准术式,适用于前列腺体积30~80ml的患者,可显著改善尿流率并降低残余尿量。需警惕术后出血、尿失禁及逆行射精风险,尤其高龄或合并抗凝治疗者。
2.激光手术:包括钬激光、绿激光等,适用于前列腺体积>80ml或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优势,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3.开放前列腺摘除术:仅适用于前列腺体积极大(>100ml)或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创伤较大,恢复期长。
四、特殊人群治疗建议
1.老年患者(≥75岁):需评估心肺功能及麻醉风险,优先选择微创或激光手术。术后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及尿量,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2.合并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术前需优化血糖控制,暂停抗凝药物并桥接治疗,术中采用低压灌注减少出血风险。
3.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避免经尿道手术导致的液体超负荷,可选择开放手术或分阶段治疗,术后监测肌酐变化。
五、长期随访与管理
1.症状复发:术后IP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需复查尿流动力学,排除尿道狭窄或膀胱颈挛缩。
2.并发症预防:建议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提重物,定期复查尿常规及残余尿量,尤其合并神经源性膀胱者需终身随访。
3.心理支持:LUTS可能导致焦虑或抑郁,需结合心理评估及必要时的抗抑郁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前列腺肥大的治疗需个体化,结合症状严重程度、前列腺体积、并发症风险及患者意愿综合决策。建议所有患者定期至泌尿外科复诊,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延误手术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