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治疗涉及常用药物及作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剂)、雾化用药实施要点(设备选择、操作注意事项)、特殊人群考虑(年龄、病情因素),且有循证依据支持联合雾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一、常用雾化药物及作用
(一)支气管扩张剂
1.沙丁胺醇
作用:属于β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有研究表明,沙丁胺醇能显著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通气功能,增加呼气流量。
适用情况:主要用于缓解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喘息症状,尤其适用于存在支气管痉挛的患儿。
2.异丙托溴铵
作用:为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其作用比β受体激动剂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它可以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增强支气管扩张作用。
适用情况:常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情况,可单独使用或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
(二)糖皮质激素
1.布地奈德
作用: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黏膜水肿、减少黏液分泌。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有效减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炎症程度,改善咳嗽、喘息等症状。
适用情况:适用于病情较重、有明显气道炎症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如存在持续喘息、气道黏膜明显水肿等情况。
(三)祛痰剂
1.氨溴索
作用:可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临床研究证实,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促进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痰液排出,改善通气。
适用情况: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儿。
二、雾化用药的实施要点
(一)设备选择
应选择合适的雾化装置,如压缩空气式雾化器或超声雾化器。对于小儿,压缩空气式雾化器相对更常用,因为其产生的雾滴大小较合适,患儿容易配合吸入。超声雾化器产生的雾滴较细,但可能会产生局部高温,对小儿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使用时需注意。
(二)操作注意事项
1.雾化前应清洁患儿口腔,避免口腔分泌物影响雾化效果。
2.雾化时让患儿采取舒适的体位,一般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年幼儿童可由家长怀抱,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密切观察患儿在雾化过程中的反应,如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雾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特殊人群考虑
(一)年龄因素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配合度较差,在雾化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安抚患儿,避免因哭闹导致雾化药物吸入不均匀或发生呛咳等情况。可选择在患儿安静或睡眠时进行雾化,以提高雾化效果。
(二)病情因素
对于存在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雾化用药需在密切监护下进行,同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吸氧、机械通气等。对于有气道高反应性且病情反复发作的患儿,在雾化用药时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并长期随访观察。
四、循证依据支持
多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祛痰剂进行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如喘息缓解、咳嗽减轻、痰液排出增多等,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例如,有研究比较了常规治疗与雾化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结果显示雾化联合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时间和肺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充分体现了雾化用药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循证医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