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预防附件炎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如私处清洁、经期卫生;增强机体抵抗力,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预防其他妇科疾病,及时治疗阴道炎等疾病、避免宫腔操作感染风险;特殊人群如孕产妇、老年女性也有相应注意事项,通过这些措施可降低附件炎发生风险,维护生殖健康。
一、保持个人卫生
1.私处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内裤宜选择棉质、宽松的款式,以利于透气,减少细菌滋生。对于女性不同生理阶段,如经期、孕期等,更要注重私处清洁,经期要及时更换卫生巾,一般2-4小时更换一次,孕期由于激素变化,阴道分泌物可能增多,更需加强外阴清洁。
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病菌入侵的机会。
2.经期卫生
选用质量合格的卫生巾,避免使用不合格产品导致感染。经期避免性生活,此时女性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性生活易将外界病菌带入阴道,引发附件炎等妇科炎症。
二、增强机体抵抗力
1.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免疫功能维持的重要物质基础,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每天可摄入100-150克瘦肉,300-500克蔬菜,200-300克水果。
避免过度节食减肥,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附件炎等疾病的风险。
2.适度运动
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可有所不同,年轻人可选择强度稍大的运动,如慢跑,速度可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步;老年人则适合快走,速度以每分钟60-80步为宜,避免运动过度造成身体损伤。
避免长期久坐,长期久坐会使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附件炎的发生风险,建议每坐1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10分钟,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等。
三、预防其他妇科疾病
1.及时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
当发生阴道炎、宫颈炎时,要及时就医治疗,因为这些炎症若不及时控制,病菌可能上行感染,引发附件炎。阴道炎有多种类型,如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不同类型的阴道炎治疗方法不同,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按疗程治疗,避免病情迁延不愈。宫颈炎也需明确病因,如是由细菌、病毒还是支原体等感染引起,针对性治疗,防止炎症扩散至附件区域。
2.避免宫腔操作的感染风险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如刮宫、输卵管通液等,必须进行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确保操作过程严格无菌,降低宫腔操作后感染的几率。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若没有备孕打算,要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人工流产时子宫腔与盆腔、输卵管相通,手术器械可能将细菌带入盆腔,引发附件炎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产妇
孕期要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孕晚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临近分娩时避免性生活,防止引发宫腔感染进而累及附件。产后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产后恶露排出期间要勤换卫生巾,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妇科感染。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穿着宽松舒适的内裤,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妇科疾病。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附件炎的发生风险,维护女性的生殖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