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感症状及治疗

来源:民福康

甲流感症状多样,儿童、成年、有基础病史患者表现有别;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隔离、饮食)和药物治疗(需遵医嘱);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基础病史患者各有注意事项,儿童病情变化快、用药谨慎,孕妇感染易重症需综合评估,老年人易发展为重症要密切关注,有基础病史患者需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一、甲流感症状

甲流感即甲型H1N1流感,其症状多样,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

儿童患者:常起病急,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甚至更高,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咽痛、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比如一些研究发现儿童感染甲流感后胃肠道症状相对较为常见。

成年患者:主要症状有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畏寒、寒战,同时有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也可能出现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成年患者也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有基础病史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甲流感后,可能使基础疾病加重,例如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可能出现哮喘发作,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加重的情况。

二、甲流感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感染甲流感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病毒,一般建议休息1-2周左右,具体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而定。对于儿童患者,更需要保证充足休息,因为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隔离:甲流感具有传染性,患者需要进行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隔离时间一般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而定,通常症状消失后24-48小时且无高热等症状可考虑解除隔离,但具体要遵循相关医疗规范。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隔离同样重要,防止其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免疫力相对较低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饮食:患者应摄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例如多吃蔬菜水果、瘦肉、鸡蛋等,多喝水,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左右的饮水量,这样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恢复。儿童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营养均衡,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口味提供合适的食物,保证其营养摄入满足身体恢复需求。有基础病史患者的饮食要兼顾基础疾病的饮食要求,比如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等。

药物治疗:目前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可用于甲流感的治疗,如奥司他韦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等情况来判断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药物,不建议自行盲目使用药物,尤其要避免低龄儿童自行用药。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更需谨慎,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有基础病史患者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医生会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甲流感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如物理降温(38.5℃以下时可采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等。

孕妇:孕妇感染甲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评估病情并给予合适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胎儿的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甲流感后容易发展为重症,要密切关注其症状变化,如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情况要立即就医,在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有基础病史患者:这类患者感染甲流感后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指标变化,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监测心率、血压等,按照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规范治疗,同时配合甲流感的相关治疗,医生会综合两者情况制定全面的治疗计划。

阅读全文
免费咨询